返回第九十九章 妖龙  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洪武三十一年的春天,南京城本该是秦淮河畔杨柳依依的季节,然而一股无形的压抑笼罩着整个京城。

    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在春日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连秦淮河上的画舫歌谣都比往年低沉了几分。

    三月十五日黎明,一匹快马冲破晨雾,马蹄声踏碎京城的宁静。

    马背上的驿卒风尘仆仆,高举紧急军报,直闯皇宫正门。

    “八百里加急!晋王……晋王薨了!”

    这声嘶喊如同惊雷,瞬间传遍朝野。

    宫门守卫面面相觑,路过的官员驻足失色,消息沿着宫墙迅速蔓延。

    谨身殿内,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章。

    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手中的朱笔“啪”地一声落在奏章上,溅开一团刺目的红,宛若鲜血。

    “你说什么?”老皇帝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老三他……”

    跪在地上的驿卒以头叩地,泣不成声:“陛下节哀!晋王殿下三日前突发恶疾,太医抢救不及……已经……已经薨了!”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宽大的龙袍在晨风中微微晃动。

    他踉跄一步,扶住沉重的御案才勉强站稳。

    这一刻,七十一岁的老皇帝仿佛瞬间被抽干了所有力气,连日来批阅奏章到深夜的疲惫终于在这一刻爆发。

    “标儿……樉儿……棡儿……”他喃喃念着三个儿子的名字,每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间挤出来的,带着血丝般的痛楚。

    恍惚间,他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春天。

    那时他还是吴王,标儿、樉儿、棡儿都还是活泼可爱的孩童,围在他和马皇后身边嬉笑打闹……

    “父皇!你看我射中的靶心!”年轻的朱标举着弓,满脸自豪。

    “大哥耍赖!明明是我先射中的!”朱樉不服气地嚷嚷。

    “二哥才耍赖!我都看见了!”朱棡在一旁帮腔……

    那些欢声笑语犹在耳边,而今却已是天人永隔。

    马皇后早逝,如今连三个儿子也相继离去。

    朱元璋颤抖着手拿起军报,上面详细记载着晋王朱棡病逝的经过。

    与六年前太子朱标的突然暴毙、三年前秦王朱樉被宫人刺杀的离奇事件如出一辙,都是那样猝不及防。

    “又是这样……又是这样!”朱元璋突然暴怒,将案上的奏章全部扫落在地,“你们都要离朕而去吗?都要让朕这个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殿内的太监宫女吓得跪倒一片,无人敢出声。

    老太监王景弘壮着胆子想要上前收拾,却被朱元璋凌厉的眼神制止。

    老皇帝剧烈地喘息着,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大明疆域图。

    在那上面,曾经标注着各个儿子封地的地方,如今已经有三个变得黯淡无光。

    “标儿……你走的时候才三十七岁……”朱元璋的声音开始哽咽,“樉儿……被三个妇人刺杀……这是何等的荒唐!现在连棡儿也……”

    他突然捂住胸口,面色变得惨白,额头上渗出细密冷汗。

    “陛下!”王景弘惊呼上前。

    朱元璋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是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在龙袍上绽开一朵刺目的花,整个人向后倒去。

    “快传太医!皇上晕倒了!”

    整个皇宫瞬间乱作一团。

    太医们匆匆赶来,皇太孙朱允炆闻讯也立即赶到谨身殿。

    “皇爷爷!”朱允炆跪在龙榻前,握着朱元璋冰凉的手,泪如雨下。

    经过太医紧急施救,朱元璋缓缓醒转。

    他睁开浑浊的双眼,看着跪了满地的太医和太监,最后目光落在朱允炆身上。

    “允炆……”老皇帝虚弱地开口,“你来了……”

    “皇爷爷,您要保重龙体啊!”朱允炆泣不成声,“三位王叔若在天有灵,也定不愿见您如此。”

    朱元璋挣扎着想要坐起,却发现自己半边身子使不上力气。

    太医周斌连忙上前:“陛下,您这是急火攻心,需要静养。”

    “静养?”朱元璋苦笑一声,笑声中带着凄凉,“朕的儿子一个个先朕而去,叫朕如何静养?”

    他示意朱允炆扶他坐起,目光扫过殿内众人:“你们都退下,朕要和太孙说几句话。”

    待殿内只剩下祖孙二人,朱元璋紧紧握住朱允炆的手:“允炆,你可知朕为何如此伤心?”

    朱允炆垂首道:“孙儿知道,皇爷爷是思念三位王叔。”

    “不止如此。”朱元璋长叹一声,这叹息仿佛来自灵魂深处,“标儿暴毙,樉儿遇刺,棡儿病亡……这一切太过巧合了。朕担心……担心这是有人刻意为之。”

    朱允炆震惊地抬头,年轻的脸上写满难以置信:“皇爷爷的意思是?”

    “朕还没有证据。”朱元璋的目光变得深邃,如同望不见底的古井,“但你记住,登基之后,一定要小心你的各位皇叔。特别是……燕王。”

    “四叔?”朱允炆不解,“四叔一直镇守北平,对朝廷忠心耿耿,这些年北元余孽不敢犯边,全靠四叔镇守……”

    “哼!忠心?”朱元璋冷笑一声,这笑声在空荡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当年朕就看出他有不臣之心,只是念在他是朕的儿子,才没有深究。如今你父王和两位叔叔接连离世,燕王就成了最年长的藩王。他手握重兵,久经沙场,岂会甘心向你这个侄儿称臣?”

    朱允炆沉默片刻,低声道:“若四叔真有异心,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