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检测到载体身份具有极高发展潜力,建议宿主把握机会】
苏宁无奈地叹了口气,开始整理脑海中属于原主的记忆碎片。
朱允熥,太子朱标与已故太子妃常氏之子,大明开平王、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外孙。
在这个嫡庶分明的时代,他本该是尊贵无比的嫡次孙。
然而,生母早逝,父亲朱标更偏爱继妃吕氏所出的朱允炆,加上他原本顽劣的性子,使得在东宫的地位颇为尴尬。
如今吕氏刚刚被扶正为太子妃,正是需要树立贤德形象的时候。
表面上对朱允熥关怀备至,但经历过现代宫斗剧洗礼的苏宁,又怎会看不出这其中的微妙?
“既然上天给了我这样的身份……”苏宁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那就在这大明宫阙中,好好活下去吧。”
他望向窗外,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历史的车轮正在滚滚向前,而他已经成为了这盘棋局中的一员。
……
秋日的暖阳透过雕花木窗,在寝殿的青砖地上洒下斑驳光影。
苏宁正静静坐在窗前,梳理着脑海中纷乱的思绪。
他伸出自己如今肉乎乎的小手,眼神却深邃得不像个四岁孩童。
“朱允熥……”他低声念着这个注定在史书中黯然失色的名字。
作为熟读明史的后世来客,苏宁太清楚这个身份背后的困局。
表面上,他是尊贵无比的大明皇孙,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外孙,太子朱标的嫡次子。
但实际上,这重重尊崇恰恰是他最大的拖累。
“淮西勋贵……”苏宁的指尖在窗棂上轻轻划过。
他的外祖父常遇春,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大明开国的第一猛将。
舅公蓝玉,如今正在北疆叱咤风云,是大明军中威望日隆的永昌侯。
常氏一族在军中的影响力同样盘根错节,与整个淮西武将集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这,恰恰触动了洪武帝朱元璋最敏感的神经。
苏宁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位皇祖父的形象……
一个从最底层爬上帝位的枭雄,对权力的掌控欲达到了极致。
他能够容忍功臣,却绝不能容忍任何一个可能威胁朱家江山的存在。
“若是那个便宜大哥朱雄英还在……”苏宁暗叹一声。
作为朱元璋亲自教养的皇长孙,朱雄英若是继位,自然能够驾驭这些骄兵悍将。
太子朱标仁厚贤明,在文武百官中威望极高,也足以平衡各方势力。
但朱允熥不同。
一个与淮西勋贵关系如此密切的皇子,若是登上皇位,外戚势力必然坐大。
这是朱元璋绝不能容忍的。
“所以后来才会坚决的选择朱允炆……”苏宁的眼神变得清明。
吕氏出身文官家庭,在军中毫无根基。
选择朱允炆继位,既能避免外戚干政,又能借助文官集团制衡武将势力。
这才是朱元璋真正的考量。
他甚至能够预见,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位皇祖父会举起屠刀,将蓝玉等淮西将领一网打尽,彻底铲除这个潜在的威胁。
而作为蓝玉的外甥孙,他苏宁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更不用说后世之君的皇后都选自平民之家了……”苏宁又是苦笑着摇头。
从明仁宗开始,大明皇帝的皇后多出自寒门,这绝非偶然。
朱元璋立下的这个规矩,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外戚干政的可能。
而身上流着常氏血液的朱允熥,天生就站在了这个规则的对立面。
寝殿外传来脚步声,苏宁立即收敛了心神,恢复了孩童应有的懵懂表情。
进来的是太子妃吕氏。
她如今刚被扶正,正是需要树立贤德形象的时候。
只见她端着一碗参汤,笑容温婉:“允熥,该喝药了。”
苏宁尽可能乖巧地点头,任由吕氏一勺勺地喂他喝药。
他清楚地看到,吕氏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复杂神色……
有关切,有算计,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戒备。
“多谢母妃。”他奶声奶气地说着,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在这个深宫之中,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密切关注着。
曾经的顽劣让他不受重视,而如今死里逃生后的反常安静,恐怕也已经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喝完药,吕氏温柔地替他擦了擦嘴角:“允熥要乖乖的,好生休养。你父王近日忧心国事,莫要再去烦扰他了。”
苏宁乖巧地点头,心中却是一凛。
这话听起来是关心,实则是在提醒他:太子并不喜欢他这个顽劣的儿子,最好安分守己。
待吕氏离开后,苏宁重新走到窗前。
秋风吹动庭中的梧桐,落叶纷飞。
“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成为了朱允熥……”他的目光渐渐坚定,“那自己就不能坐以待毙。”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