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七十五章 我不是张居正  大明话事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万历朝的第二个十年,大体上是清流势力崛起,并且与申时行为代表的内阁激烈缠斗的十年,直到万历十九年末申时行辞官。

    万历朝的第三个十年,则是林党稳稳压制清流党人,主导军政大事的十年,一直延续到现在。

    如今已经是万历二十九年,万历朝的第四个十年即将开启,难道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

    与林泰来关系不睦的老“帝师”沈鲤的回归,可能就是一个信号。

    很明显在当前这个内阁缺人的时候,沈鲤虽然暂时只是被起复为原官礼部尚书,但又不可能只是礼部尚书。

    稍有官场阅历的人都能猜出皇帝的心思,大概是想让沈鲤先重任礼部尚书走完过场,然后就入阁为大学士。

    在沈鲤抵达京城之前,朝廷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本兵也就是管部坐堂的兵部尚书叶梦熊在任上因病去世。

    廷推按惯例推举了资历到位的戎政尚书王象乾接任,但是被皇帝很罕见的否决了,推翻了廷推结果。

    最后万历皇帝下旨任命另一个陪跑的候选人、清流势力骨干、兵部右侍郎魏允贞为兵部尚书。

    此时在程序上,内阁还可以执奏不从,封还不合理的旨意。但老好人代理首辅朱赓显然没有这种魄力,顺从的接受了旨意。

    这下可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所有人都能明确感受到,万历皇帝打算对朝堂进行“再平衡”的想法。

    林党多年来赖以为基石的首辅、天官、大司马三架马车组合,现在已经三者去其二了。

    而且吏部天官沈一贯也不是林党的老班底,更像是半路入伙的加盟者,立场也未必会一直稳固。

    至少在表面上,林党权势在短期内肉眼可见的缩减了。

    所以看到争夺兵部尚书失手,有些林党核心骨干坐不住了,分头以踏青为由,轻车简从的来到西郊颐和园拜见林泰来。

    其中有去年已经从巡抚任上历练完毕、迁回吏部当右侍郎的王象蒙,已经迁为户部左侍郎的原辽东巡抚郝杰,已经升为礼部右侍郎的文坛副盟主李维桢,已经升为工部左侍郎的申用懋,已经升为太仆寺卿的王之都。

    还有吏部文选司郎中陈允坚,通信司通信使沈珫、大理寺少卿王禹声、考功司员外郎金士衡、鸿胪寺少卿崔五魁等等。

    正在湖边垂钓的林泰来看到这么一大票人,轻轻的叹了口气,很失望的说:“我原本以为,你们历练多年,应当有镇静之心了。

    没想到你们遇事还是沉不住气,也许是你们过去被照顾的太好了。

    不就是让清流党人魏允贞当了兵部尚书吗?这算什么大事?”

    别人不知如何回应,但申用懋蹲在了林泰来旁边,摆弄着桶里的一尾鱼,口中道:“君侯还有心思贬损我们,这说明事态还不严重?那我就放心了。”

    林泰来:“.”

    踏马的!被自己pua了这么多年,居然有人已经开始产生抗体了。

    林泰来放下鱼竿,来到山脚的书房中,拿出一份文书,传给大家观看。

    众人扫了几眼,发现这是一份拜老首辅赵志皋为义父的“效忠书”,落款署名是“魏广微”,还按了手印。

    林泰来淡淡的说:“我们这位新任兵部尚书魏大司马,真是有一位好大儿啊。

    万历二十六年会试的时候,魏广微也参加了。但主考官是我方的赵志皋,他爹魏允贞又在外地没多大权势,完全使不上劲。

    当时我就找人私下里勾搭了一下魏广微,没想到魏广微为了能登科并且选为庶吉士,连这种秘密拜赵志皋为义父的效忠书都肯写。

    你们说,如果这份效忠书曝光了,魏允贞还有脸当大司马吗?”

    众人心里齐齐卧槽!纵然是自己人也不得不说,你林九元简直一直不当人!

    三年前你怎么就能精准的找上魏广微的?你怎么知道魏广微会厚颜无耻的写这种效忠书?难道又是传说中的“相人之术”?

    林泰来拍案道:“总而言之,要镇静!我不是张居正,我们头顶的天不会塌!”

    铁杆林党的人心迅速稳定了下来,他们已经习惯了跟着林泰来从胜利走向胜利。

    只要林泰来早就对今日状况有所预见,那似乎就不用太过于担心。

    如果有意志不坚定的外围动摇者,那正好就借此机会大浪淘沙。

    不过表面上的形势一直未见好转,甚至可以说一直在恶化。

    五月中旬,老帝师沈鲤到达京师,上任礼部尚书。

    在礼部衙门内部的参见仪式上,右侍郎李维桢直言不讳的责问说:

    “十二年前,国本之争骤起,沈前辈负天下之望,又身为礼部尚书,在风口浪尖上却弃官而去。

    如今国本初定,风波过去,沈前辈就立即回转,重新就任礼部尚书,实在让我不解。”

    沈尚书默然片刻后,勉为其难的答道:“自身名声荣辱皆为小事,但求问心无愧。”

    而后数日,朝廷大臣廷推入阁人选,推举了沈一贯和沈鲤两个人选。

    结果完全不出人意料,万历皇帝点了沈鲤入阁。

    于是新内阁班子成员按照次序就是朱赓、李春、沈鲤,排第一位的朱赓当首辅。

    不过谁也没想到,朱赓、李春纷纷表示谦让,于是本该排第三位的“新人”沈鲤竟然直接成为了首辅。

    这创下了新入阁即首辅的新纪录,让京师官场大为震惊。

    要知道,内阁规矩向来是按照入阁时间的先后来排定次序,谁入阁时间最早谁就当首辅。

    迄今为止,破例变换次序的情况,可能也就那么一两次,算是极为特殊。

    至于新入阁之人直接越过所有老人成为首辅这样情况,更是匪夷所思。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