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4章 天价的草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开口,他们估计是不想收工回家,有可能待会儿还会打着电筒连夜来挖。

    换个人来,莫说干到天黑,最好是连夜赶工的那种,他们都会笑得合不拢嘴。

    毕竟每一个资本家的老板,都喜欢这样干活积极的员工。

    “哎呀张安,现在这时间还早嘛,七点钟都没到嘞,急个啥子哦。”

    看到张安吹响了下工的号子,那些放学以后才过来的孩子倒是高兴了。

    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想来,但被家里的大人揪过来,他们也反抗不了。

    这会儿听到要下工了,就如同重获自由了一样。

    但那些大人们却是相反,他们一个小时挖个四五十斤不成问题,最少也能挣四五块钱,自然不愿意提早下工。

    这么好的活计,又不挑重担子,干起来也不累,在别处可找不到。

    “是啊张安,现在还早,我们再挖一两个小时嘛,这活又不累人。”

    平时在山上种地,都要干到七八点钟才从地里回来,九点来钟才吃晚饭。

    今天还是在村里干活,回家就几分钟的时间,自然想多赖一会儿。

    “我说各位叔伯爷爷诶,再怎么说也不急在这会儿嘛,人家谢老板还在等着你们挑回去称重呢,你们要是干到八九点钟,天都黑了,你们不休息人家还要休息嘛。”

    别看只是简单的称重,然后结账,但这活计也很时间。

    毕竟还要翻出来看看,因为谁也不知道里面会不会夹杂着其他的东西。

    “这蛤蟆蔸长在地里又不会飞走,你们啊就赶紧弄下山去称重,然后领了钱,回家去吃顿饱饭好好休息,明天早上再来。”

    一提到领钱,一个个就更加精神了。

    刚刚还想赖在山上的那些人,这会儿收拾起东西比谁都快。

    他们也知道,今晚估计就到这里了,那现在谁先下去,就能先称重拿钱,回家吃饭休息。

    看着大家一个个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走起来就像是如履平地一样。

    张安不由得摇摇头,还得是父辈的这一代人,再往后的下一代,莫说是挑了,就算是背个百来斤都得满头大汗。

    虽然人多过来称重的人不少,不过场面并不混乱。

    因为谢文天谢老板带来了四五个人,张安又从村里借来了三台磅秤。

    总共四台秤一起给大家称重,速度也不是太慢。

    尤其是谢文天带着他那几个员工,从检查到称重再到报数,都做的井然有序。

    估计是这样的活计他们已经做了不少,所以非常熟练。

    不过这也正常,人家是干这一行的,吃这一碗饭,肯定比一般人有经验。

    “王大武,六百七十斤。”

    “李二发,六百九十三斤。”

    “杨连发,三百八十六斤。”

    。。。。。

    工钱是收一个,发一个,谢文天的人负责称重,张安一家人负责给大家发钱。

    这样就不太会出什么乱子,大家拿到钱也能直接回家。

    最后发现,这第一天下来,村里的大家竟然挖了接近十五吨,快三万斤的量。

    这么多车前草,直接把张安家前面的院子都给堆满了好大一块。

    张安以前没接触过这些事情,原本他觉得挖出来没有多少,一天能挖几千斤就不错。

    但他忽略了,平时大家挖的少,那是因为满山遍野去到处找,自然挖不了这么多。

    而他那接近一百亩的果园,里面全部都种满了车前草,自然跟去挖野生的大不相同。

    这还是因为车前草是跟苜蓿草跟其他的草料混在一起,要不然只是车前草的话,一亩地就能挖个三四千斤生车前。

    而且还是谢文天有经验,早上过来看着那么多人挖,立马就打电话连人带车给叫了过来。

    今天晚上称完,这十几吨就要连夜拉走。

    要不然等到明天再挖上一天,放的地方都找不到。

    一直弄到九点半,才算是把村里的大伙给送走。

    “总算是搞完了,走吧,咱们吃饭去,大家都辛苦,待会儿让周老板整上几个硬菜,犒劳犒劳大家。”

    到现在还没吃完饭,连谢文天自己肚子都开始饿的咕咕叫。

    刚一弄完,就带着人往周洋家里跑。

    因为卢俊刚才就先去了周洋家里,把菜给点上。

    这会儿估计都做好了,就等他们过去。

    直到吃完晚饭回来,他们在张安家院子里歇了一会儿,就把货车开过来装车。

    谢文天他们开过来的货车并不大,十五吨车前草,装了两车,还剩下一千多斤的样子。

    这些生车前他们要连夜拉回去,因为他们那边有厂房,弄回去就能开始处理。

    堆在这里,即便晚上不下雨,但这么多新鲜的生车前堆在一起,非常容易捂坏。

    而且谢文天有自己处理药材的工厂,他们收药材的时候,基本都是收生的,拉回去自己处理。

    因为干湿之间的差价比较大,哪怕是晒干了缩水几倍他们都赚的比现在更多。

    除非是去了很远的地方,那他们才会想着收干货,因为湿的容易捂坏。

    第二天一早鸡刚打鸣,天才蒙蒙亮,村里人就提着锄头口袋赶过来的,比昨天至少要早来两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