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3章 空间的生态调节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鱼跟黄辣丁,但它们正常来说,都是只吃一些小鱼苗的。

    大鱼就算是给它们吃也吃不下,不应该把鲫鱼给吃绝种了啊。

    不过这时候,他看到鱼塘里出现几条巨大的黑鱼,正在水中凶猛地捕食着里面的鲤鱼跟草鱼。

    这下张安就不纠结为啥没鲫鱼了,可能早就被这几条大家伙给啃完了。

    不过新的疑问又出现在张安脑子呢,当时弄到黑鱼的时候,他清楚的记得是重新开了个塘。

    因为黑鱼这玩意儿,不管大鱼小鱼都下得去口,张安害怕它们把一塘鱼给吃完了,就没混在一起养。

    可现在,几条这么大的黑鱼出现在大塘子里是怎么回事啊,看得张安有些懵。

    这几条蛇头蛇脑、滑不溜秋的大家伙,看着已经二三十斤了,肯定早就已经混进来了。

    不然过去这么久的时间,他竟然一点都没发现。

    要不是今天他专门进来找鲫鱼,还发现不了塘子里出现这几个大家伙。

    瞧那大小,估计吃了这塘子里不少鱼,不然长不了那么大。

    想不明白的张安干脆也懒得想了,估计是他往后院鱼塘里放鱼的时候,混进去几条鱼苗。

    当即张安扩了扩旁边喂养黑鱼的池子,然后把这几条大家伙放进去。

    结果刚入水的几条大家伙,就跟自己的同类干起来了。

    不愧是养鱼人的噩梦,淡水鱼中的霸主,这玩意的天性简直把大鱼吃小鱼体现得淋漓尽致。

    完全不管你是不是同类,只要长得小,那就是食物来源。

    最近张安在空间里待的时间比较多,他好像发现了空间里,一个一直都有的功能。

    那就是空间可以自动调节内部种群的数量,维持着一个动态的平衡。

    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始终不会一直无限的繁殖下去。

    比如挂在树上那些樱桃桃子,张安要是一直不摘的话,它们就一直挂在树上。

    既不会腐烂,也不会长出新的,直到张安给摘了,它们才会重新开结果。

    而空间中的这些动物,数量最多的恐怕是野山兔跟那些个野山鸡。

    以前张安没注意,只知道这些野兔跟山鸡会越来越多。

    但这几天,张安发现它们繁育到一定数量之后,就会暂停繁殖。

    母兔子不怀崽,母山鸡下蛋了也不会抱窝。

    为此张安还特地宰了一批山鸡跟兔子,最后才确定了这一发现。

    所以张安之前还想着,一直往空间里塞东西的话,万一有一天空间里的动物越来越多,有一天把空间挤满了怎么办。

    现在他发现空间竟然有自己的生态调节能力,心里那些顾忌一下子就没了。

    想找鲫鱼没找到,张安也不失望,看着旁边长势极好的罗汉竹。

    张安挑了两根五六米长,形状比较好看的杆子,待会儿带出去。

    因为他试了试,这玩意儿实在太过坚韧,他用了非常大的力气才能将其折断。

    而且还是因为在空间里,要是弄到外面,拉弯可能不难,但拉断可就不简单了。

    罗汉竹本就可以用来制作钓竿,但现在空间里长出来的这罗汉竹竟如此坚韧,而还非常轻巧。

    这样子的杆子,天生就是做钓竿的上上之选,哪怕是中大货了也比那些碳素纤维的要坚韧得多。

    所以张安就选了两根,弄到外面去,明儿抽时间给做成钓竿。

    正好他想弄点鲫鱼给苏颖熬汤喝,明天弄好就拿出去试试。

    挑好了竹竿之后,张安才发现之前打算送给两个老爷子做烟杆的罗汉竹还在地上放着。

    难怪他在外面没找到,以往是不见了,没想到还在空间里放着没带出去。

    带着四根罗汉竹,张安出了空间,在院子里用竹刀修了修那两根蛇形竹。

    其实张安很想把这两个蛇形竹做成烟杆子,再拿去送给自家两个老爷子。

    这样即便这老哥俩不抽,也能提着出去,跟其他老头吹牛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炫耀炫耀。

    但非常可惜,张安不会做这门手艺,要是随便捅的话,肯定会弄废。

    虽然废了他还能继续在空间里催生,但弄这东西太过消耗精神,搞起来划不来。

    所以他打算修一修外形,就拿去给两个老爷子,让他们自己弄去。

    “哟,安子,在修竹根呐。”

    张安修整的时候,黄二爷过来了,做烟杆子的竹子,都要带根,所以大家都叫竹根。

    “二爷来了,我不听说大姑把你跟我二奶奶给接过去了嘛?咋就回来了没多住几天呢。”

    前些日子,黄明发八字的时候,他大姑就特地过来了。

    等到事情结束之后,就把黄二爷两老给接过去,小住几天。

    “住几天得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别人家再怎么好,不如咱们这山旮旯里住的舒坦是不。”

    黄二爷摇晃着脑袋,虽然大女儿接他们过去,他心里属实高兴。

    毕竟这都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他在另外两个儿子身上是感受不到的。

    但住了两三天以后,他就开始怀念着家里。

    毕竟女儿女婿家那边,他又不认识什么人,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极不自在,所以他就想早点回来。

    因为在长箐,每天吃完饭,提着他的烟杆子到村口,跟村里那群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