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四章 围而后降者不赦  诸侯争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绍联手给击破了。

    羊肉没吃着一口不说,还白白地沾染了一身的骚气,这让徐州牧陶谦如何能够咽得下这口恶气呢,必须要报复回去。

    然后等魏武帝曹操击败了袁术之后,徐州牧陶谦就又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可能是想要找魏武帝曹操。

    报一报之前被魏武帝曹操所击败的仇怨吧,于是徐州牧陶谦,就伙同一个聚众数千人,自称是天子想要造反的下邳人阙宣。

    一同攻入了魏武帝曹操所统治的兖州地区南部的任城,后来徐州牧陶谦还找到了一个好机会。

    杀死了自己的这个便宜盟友阙宣,兼并了对方的军队,可以说是一举三得,既解决了阙宣这个徐州境内的安全隐患。

    又利用了阙宣这个免费劳动力,去攻打魏武帝曹操帮徐州牧陶谦出气,还顺便夺取了阙宣的军队,徐州牧陶谦都赢麻了。

    但是魏武帝曹操肯定也不可能会白吃这个亏啊,立刻也起兵征讨徐州牧陶谦,徐州牧陶谦又哪里会是魏武帝曹操的对手。

    被魏武帝曹操直接带兵攻入了徐州地区,一连攻克了徐州十余座城池,吓得徐州牧陶谦据城死守。

    最后一直等到魏武帝曹操的粮草不济了,魏武帝曹操这才班师撤兵,算是狠狠的出了一口被徐州牧陶谦偷袭的恶气。

    不过人家徐州牧陶谦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人,既然正面打不过魏武帝曹操,那就去杀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曹嵩解恨好了。

    毕竟想要一个人开心快乐,也许会很难做到,但是如果想要让一个人伤心难过,那方法可就太多了。

    正好当时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曹嵩以及魏武帝曹操的弟弟曹德,都在徐州治下的琅琊地区躲避战祸。

    这不正好就给了徐州牧陶谦,一个很好的报仇机会了么,徐州牧陶谦直接就下令派人,把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曹嵩给杀了。

    于是魏武帝曹操在听闻了噩耗之后,就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再次征讨徐州,而且还非要屠杀徐州的百姓,来为他爹曹嵩陪葬。

    这一点倒是和小说《三国演义》当中的描写相符合,也不知道为什么魏武帝曹操他爹曹嵩,让徐州牧陶谦给害死了。

    那魏武帝曹操就去杀徐州牧陶谦,为他爹曹嵩报仇雪恨也就是了,又何苦非要迁怒于整个徐州地区的普通百姓们呢?

    徐州的老百姓们何其无辜啊?真是无法让人理解,但是也不能否认,魏武帝曹操这一次为父报仇,确实是师出有名。

    只是株连太过了,有点恨屋及乌的那个意思了,魏武帝曹操把对徐州牧陶谦的痛恨,都发泄在无辜的徐州百姓们身上了。

    而且也大概正是因为魏武帝曹操这一次屠徐州的经历,给魏武帝曹操打开了潘朵拉的魔盒。

    让魏武帝曹操认识到了屠杀,所能够带来的巨大威慑力,以及屠杀之后其他一系列连带的好处和优点。

    这才让魏武帝曹操制定了那条着名的军令:‘围而后降者不赦’,也就是说在被曹魏政权的军队包围之后才投降的人。

    是将无法得到魏武帝曹操赦免的,要被魏武帝曹操的军队给屠杀殆尽,如果想要活命就必须要提早投降。

    算是堵死了那些见风使舵之人的退路,让他们无法在墙头草两边倒地骑墙了,要么马上投降、要么马上死。

    而自此之后魏武帝曹操的屠杀和屠城行为,就大多都跟这条特殊的军令有关系了。

    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一条特殊的军令,才让后来的魏武帝曹操造下了累累的杀孽,制造了多次屠城和屠杀事件。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魏武帝曹操的屠城,不是那种为了要屠城而去屠城的,魏武帝曹操应该还没有那么变态。

    最起码跟其后世的一些杀人魔王没得比,对于魏武帝曹操来说,屠城应该也只是一种威慑敌人,让敌人赶紧放弃抵抗投降的手段,而不是一种根本性的目的。

    所以对于魏武帝曹操来说,哪怕魏武帝曹操多次下令屠城,恐怕魏武帝曹操也不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

    因为魏武帝曹操认为自己是占着道理的,他都已经告诉自己的敌人了,要在彻底被曹魏政权的军队包围之前。

    赶紧放弃抵抗投降,那魏武帝曹操就愿意给他们一个归顺的机会,可是那些人非但不愿意立刻缴械投降。

    反而还胆敢向曹魏政权的军队发起反击,拒不接受向曹魏政权军队的投降,这让魏武帝曹操还能够怎么办?

    当然是满足对方,求仁得仁、求捶的捶的攻破城池之后就开始屠城啊,否则对方要是违反了魏武帝曹操的军令。

    却还是能够安然无恙地活下来了,那以后谁还会再惧怕魏武帝曹操的这条军令,看见魏武帝曹操的旗号就望风而降啊?

    说白了魏武帝曹操所制定的这条‘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军令,同样也是一把伤敌又伤己的双刃剑。

    在有效地震慑了魏武帝曹操敌人的同时,其实也把魏武帝曹操自己给架起来了,有的时候碰上了敌军的强硬抵抗。

    就算是破城之后,魏武帝曹操不想要屠城都不行了,一来就是魏武帝曹操手底下的军队,已经习惯这种战争模式了。

    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攻城战之后,就全都指望着屠城来发家致富和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呢,所以就算是魏武帝曹操本人。

    想要让处于这种状态的曹魏政权军队停手,恐怕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难度不亚于从老虎的嘴里面拔牙。

    一个不小心,没准都能让曹魏政权的军队哗变,而二来嘛,就是军令这个东西,其实是容不得轻易出尔反尔的。

    就像是马谡立下了军令状,但是却没有完成任务,那就是一定要被诸葛亮给处死的,正所谓:军中无戏言。

    就算诸葛亮再怎么看重马谡的才华,也还是要挥泪斩马谡,因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男子汉大丈夫说出去的话,就不能够随便反悔,必须一口吐沫一颗钉,尤其是马谡还立下了军令状,那就更得死了,不杀不足以正军规。

    别看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关羽明明立下了军令状,说自己一定不会放走魏武帝曹操。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