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秀才和举人的差距非常大,中了举人,就一跃达到了士绅阶层,可以享受统治阶层才有的权益。
不仅可以候选官员,还可以免除赋税,徭役等。
一旦中举,就算什么都不做,也可坐享其成,因为会有大量的人,将田地主动献上。
而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家族中多一个举人,就意味着,多一些可免除赋税的田地。
既然如此,那为何不直接贿赂考官,将举人的名额内定?
虽说科举制度到如今已经非常完善了,可制度终究还是由人来执行,再好的制度,若是有人不遵守,也是无用。
更别说,举人牵涉利益足够大,士绅阶层谁不想将此等利益据为己有?
举人可以选官,可以去考进士,万一中了进士,那就是官员了,对于士绅大族来说,这可是算是天大的利益了。
因此,再严格完善制度,只要利益足够大,也有人铤而走险。
冯示宪就是这样的人,他虽然不是江南本地人,可江南本地的士绅却能找到他。
如果直接贿赂主考官,定然会留下破绽,众人便转而走其他的路线,如冯示宪这样的节度使、布政使、按察使等等官员。
随着时间推移,这也算是一种大家默认的规则了,士绅出钱,官员收钱点中一些人。
当然,所有人都还有一定的底线,并不会完全垄断名额,不然皇帝一查就能看出端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众人上下一气,基本不会引来皇帝的注意。
至于那些落榜的秀才考生,可没人在意他们的感受,有门道的人,自然也不会到处乱传,毕竟也还有出身寒微的考生中举。
冯示宪一来江南没多久,就有士绅找到了他,说起了此事。
为官者,终究也不过为了名利,到了冯示宪这样封疆大吏级别的官员,自然是名为主利为次。
按理,这样利益他应该可以不用在乎。
不过,他刚来江南赴任不久,为了站稳脚跟,有士绅上门靠拢,还给了他足够大的利,乡试中试又是历来的潜规则,所以最终还是答应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