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也先的手下,立马就会将刀子捅进他肚子里。
草原上可没有这么多规矩。
自从朱元璋、朱棣父子持续数十年的北伐之后,蒙古各部,就俯首称臣了。
也先能够起家,靠的就是朱祁镇的扶持。
朱祁镇在也先大营里有多自由——
这几件事一发生,朱祁镇知道喜宁已经叛变了。
于是,他决定弄死喜宁。
朱祁镇提前一步,安排一个手下去宣府报信,让宣府守将弄死喜宁。
然后让喜宁和他手上一个叫高磐的锦衣卫,一起去宣府城内送信。
明朝那些事,将这个功劳归功于谦,说是于谦下令千刀万剐……
这是完全没有逻辑的。
实际上亲手杀死喜宁的是杨洪之子杨俊。
杨洪、杨俊父子,虽然已经投向夺权的这一边,但是,在国家利益上,他们和朱祁镇还是一致的。
这就是杨俊会配合朱祁镇的原因。
家、利益集团、国,这是有区别的。
夺权的这一派,要的是航海利益,而不是让大明亡国。
这时期的文人集团,对朱家皇帝,还没有那么“失望”。
直到一代又一代的朱家人,始终硬骨头,绝不屈服之后,他们才想着换一个朝廷……
喜宁根本不可能是送回京师后,才被于谦刮了的。
试想:
土木堡之变的第一瞬间,于谦就杀了一个人头滚滚。
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司礼监掌印、东厂提督王振九族,大同镇守太监郭敬,全家被诛杀,广宁伯刘安被下狱(文臣本来要杀,朱祁钰保住的)……
这些人——谁不比喜宁高级?谁不比喜宁权力大?
于谦手软了吗?
还不是直接就给砍了!
还——九族上下,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处死的呢!
于谦会不敢杀喜宁?
是喜宁长得太丑,于谦砍不下去?
他若是要杀喜宁——喜宁去北京谈判的时候,就给砍了,根本就不会让他再回到也先身边。
……
你看——也先自己的大营——朱祁镇的人,能够带着已经投靠了也先的喜宁,来去自如。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朱祁镇被俘后的地位了吧?
朱祁镇要杀喜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献计也先,准备将朱祁镇送到南方当皇帝!
这个南方……
就很有意思了!
——还都南京呗!
这是自从朱棣北迁,文臣集团一直最想做到的事情!
朱家皇帝只要到了南方,大明就不姓朱了!
就像建文朝、弘光朝、隆武朝那样——
他姓“江南士绅集团”。
永历依靠大西军夺权,这才摆脱了这个魔咒。
但是,很快,永历就被献出去勒死了……
朱祁镇只要去了南方,文臣集团就会立马给他塞几个女人,让他赶紧生孩子。
然后弄死他!
或者是他前脚到南京,后脚就被弄死,再让只有一岁多的朱见深,去南京继位。
朱祁镇怎么可能去南方?
再说了,朱祁镇的太爷爷朱棣、爷爷朱高炽、老爹朱瞻基,都在北边躺着哩。
朱棣一发狠,将自己埋在边境——天子守国门啊!
r> 祖坟在这里,朱祁镇能跑吗?
于是,他设了个计,派亲信高磐,带着喜宁进入宣府。
就在明军将领的地盘上,将喜宁捉拿,然后给弄死了。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
——在当时的将领看来,土木堡之变实际上就是又一次的“靖难之役”。
双方之间,还有默契的配合。
明初勋贵掌军,军方的态度,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这就是喜宁的死因。
那么我为什么说——女真是第三个嫌疑人呢?
现代刑侦,有个第一定律:谁得利,谁嫌疑。
不分中外,在破案时,首先需要查找的就是得利方的嫌疑。
将这个定律拿到古代,一样适合。
朱祁钰上位,女真就是得利方之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