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土木堡之变的真相令人细思极恐(二)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只有四万人!
    而于谦手里的兵呢?
    当时京营,由班军;和在京卫所操练官军、幼官、舍人组成。
    在京卫所——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班军——京师周边的卫所、省份,轮班抽调士兵,在京训练。
    关于班军人数,有详细的记载——“原额春秋两班,官军一十六万员名……前班三月还,八月到;后班八月还,次年三月到”。
    《明史》记载很清楚,总数16万,分为前后两班。
    由此可见,在京师保卫战中,于谦手上除了朱祁镇留下看门的京营外,还有八万被召回的轮值班军。
    也就是说,就算朱祁镇走时,一个人都没留,于谦手上,最少都还有饱经训练的八万正规军!
    土木堡之变前——朱祁镇手里的刀,放宽、再放宽,只剩下七万人了。
    按照明史记载,更是只剩下四万人。
    通过以上证据,就可以清晰的发现:朱祁镇的兵,已经被调走了……
    手里没兵,皇帝还是皇帝吗?
    手里拿不出粮食,皇帝还能调来勤王大军吗?
    梳理一下思路,就会发现,在文臣集团的操作下,此时的朱祁镇没兵、没粮。
    这就是为什么土木堡之变过程中,各地官军表现竟然如此诡异的原因!
    这个杀局的完善程度,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能够做到的!
    这件事,背后只有一个真凶——与外贸有关的“商贾、豪绅、文臣集团体”。
    并且,他们不单单掌控或者说服了边军,更是在后宫之中,也得到了内应!
    这就是文人集团的极限了吗?
    不!
    它们的手段,还没展现完呢!
    在杀局开动的前一年,因为粮食大权被端走,正统十三年,兵部上了这么一个奏疏——
    “因为无粮无食,全国军户逃亡人数激增,需要消兵册的士兵,就已经高达66万人。”
    66万士兵,全部跑没影了,找不回来,赶紧在花名册上删除吧!
    明朝军户的叛逃主因,就是粮仓归属权的转移。
    因为最初时候,粮仓就在卫所治下,朝廷大军的粮食调拨,是直接从当地粮仓调拨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