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隋唐四代皇帝死磕高句丽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百济不甘心失败,求助于日本。由此引发了中日白江口海战,日军大败,百济灭亡。
    666年,李治任命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带领10万大军,渡过辽河,与新罗联手,夹击高句丽。此后一年,捷报频传:李绩攻取高句丽军事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北),和附近的16座城池;在金山,薛仁贵也斩首5万高句丽军。到了668年春,各路唐军会师于鸭绿江畔。
    紧接着,唐军推进至平壤城下。高句丽人坚持了数月,到了秋天,实在难坚持下去了。最终,一名法号信诚的高句丽僧人打开了城门,李绩纵兵登城,高句丽灭亡了。
    六、尾声
    唐军平定高句丽后,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在其故地设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薛仁贵领兵两万镇守。至于高句丽的王族和百姓,则被迁往中原的江淮一带,还有一部分流入新罗。
    从隋文帝首次出征,到李绩进入平壤城,隋唐四代帝王用了七十年的时间,终于灭掉了高句丽。但朝鲜半岛上的新罗趁着唐朝与吐蕃作战,抽调平壤驻军之机,开始招降纳叛,扩张领土。
    672年,新罗将原先百济的地盘纳入版图。两年后,唐军在仁川登陆,大败新罗。新罗王遣使入贡请罪,鉴于吐蕃在威胁西部边境,唐军无法两面作战,唐高宗答应了新罗王貌似恭顺的请罪,将安东都护府移至辽东。
    最终,新罗控制了大同江以南地区。他们融合了百济人、高句丽遗民,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他们就是今天朝鲜民族的祖先。
    参考文献.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