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七十七章 凯歌  顽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还能说啥?说王朴回头肯定要弄死你?

    谁弄死谁还不一定呢。

    想到徐勇兔崽子一直是打仗像疯狗的性格,说他也没卵用。

    这就是个野蛮人,不当兵都亏了这造化。

    以前是披了张官军的皮,打蒙古、打后金、打流贼,一个鸟样。

    无非现在换成打明军了。

    他在谁手下,跟谁打仗,都这样。

    最后他只好道:“若见了尤将军,留他一命,他对我有恩。”

    徐勇当然还是听左良玉的,立刻笑呵呵的应下。

    至于哪个尤将军,无所谓,姓尤的都给他留下。

    只要有利可图。

    徐勇享受这种把高高在上的总兵官都扒干净拉到地上,说死就死,说活就活的力量感。

    左良玉不知道该咋说,以前以为徐勇是勇将,闹半天这?毛只是没有物伤其类的同理心。

    但打马而来的张献忠知道啊,看见徐勇这令他熟悉的德行就乐。

    张献忠对这种人可太熟了!

    屋子里有一个这种玩意,那是家里进神经病疯子,怪吓人的,他看见李自成也怵得慌。

    但如果有十个,咱老张就很熟悉了:刘承宗升帐议事。

    倘若一个屋里塞进去的疯子数量激增到三十个,简直就是进了张献忠的舒适区:过年,元帅府大将都回来了。

    疯子,谁没见过啊?

    他翻身下马拍拍徐勇的肩膀,就指着他哈哈大笑:“徐老弟闻战则喜杀将则乐,哎呀呀,这元帅府你是来对了!”

    不过当左良玉、徐勇等人披挂上马,率昌平兵、拔突骑打算驰击入阵,榆林城的长街之内,却未见炮垒,也没有他们预料之中的惨烈巷战。

    街市之上并无守军,他们拔剑四顾,处处茫然。

    王世钦与东城守军早有约定,城破之后若他阵亡,诸军便各自还家,焚烧粮食,不叫其为贼所获。

    所以东城门被击破之时,守军都回家了。

    旋即,城上周清、惠登相两部兵马也夺了南城墙。

    榆林南北墙窄,而东西墙长,很快周清就点燃了西南城墙角楼,夺火炮轰击西墙寥寥无几的守军,转而将西城门的吊桥放下,引任权儿第二旅入城。

    至此,元帅军大举入城,彻底攻进榆林。

    东城守将王世钦等人的首级,被孙龙遣部下快马加鞭送至镇北台。

    “故山海总兵王世钦、宣府总兵王世国、昌平总兵王世仁,参将王承勋首级送到。”

    前来报告的人,是孙龙部下千总孔有德,军礼极为恭敬,过来三拜九叩,才道:“大元帅,首级俱为参将徐勇所获,其中王世国死于前几日的攻城炮战之中。”

    听到这一消息,刘狮子都为之张目。

    虽然他早就知道这榆林城里总兵多,却也没想到徐勇的作战效率这么高。

    “好,勇气可嘉,给徐将录功,早前中炮死那个王世国,算在城外发炮的刘芳名身上。

    刘承宗端详着送来的首级,命赵路芳找石灰木匣收敛,对孔有德道:“你回去告诉孙龙,向前线没功绩的将领催战,再找些负伤撤下的军兵,俘虏,有目睹明军将校阵亡事迹的,送到中军报告。”

    就在这时,刘承宗余光看见榆林城内有黑烟蜂起。

    他便叮嘱道:“另外,向前线部队重申军纪,不得杀降、焚屋、欺辱军民,所获战利俘虏各军交至参将处,战后统一管理,张勇,带羽林两司入城寻左良玉,监督各部,有违者督其长官处理,轻砍手,重斩首。”

    孙龙手下那帮秃子传令、催战还行,真让他们监军,不好用。

    一方面,是刘承宗怕他们的脑袋叫旧明军借了;另一方面,刘承宗也担心他们或许对军纪,会有一些低于明军平均水平的独到理解。

    待孔有德回去传令,刘承宗看着榆林城无声地笑了笑,这才转过身来,继续对左懋第道:“左兄,刚才说到......怎么,可是觉得此间将帅,死的,可惜了。

    自王世钦等人首级送到,左懋第脸上神情就十分僵硬。

    即使他是刘承宗放榆林将门年轻后辈去山西的亲历者,也早就知道,数万大军包围之下决意死守的榆林老将会落得何等下场。

    但当这些人血淋淋的首级真的摆在他面前,左懋第的情绪依然难以自持。

    但他无法对刘承宗说话。

    因为就在片刻之前,他们还像没事人一样,在榆林城远远传来听不真切的炮声轰隆里,闲聊着韩城县的情况。

    孔有德刚走,孙龙营下又有报信骑兵跑了过来。

    显然,是孙龙派遣孔有德之后,榆林城又有了新的情况,便加派人手过来报告。

    “报大元帅,榆林卫指挥使黄廷政,千户黄廷弼、黄廷用三兄弟聚旗军于凯歌楼,使枪炮据守十字街,其楼坚固,左将军难一攻下,张部堂请火箭百具。”

    “凯歌?在那用火箭,会把两旁民居都烧掉。”

    刘承宗端起望远镜,向榆林城中看去,能远远看见一座十字穿心的三层骑街高楼。

    榆林城南北纵贯的主街上,从北到南一共有六座楼式建筑。

    依次是北门上的镇榆楼、广有仓旁的钟楼、北鼓楼、凯歌楼、南鼓楼,以及南门上的镇远楼,也被称作六楼骑街。

    在这六座骑长街之上的楼式建筑中,凯歌差不多在榆林城的正中间,因为它以前就是榆林老城南城墙上的门楼。

    后来扩建南城,才把它改成十字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