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退军  窃国非我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二日,大军便开始陆续渡河。

    正常情况下渡河就那么几种办法,如果是较小的河流,找一处水流并不湍急且相对较浅的地方强渡过去或者垒土截流。如果是这种大河一般就是两种办法。最简单的就是乘船渡河,或利用船只搭设浮桥。还有便是派水性极好的手下先带着绳索游到对岸,固定好绳索之后其他士兵可以拉着绳索渡河,也可以再几道绳索之上铺设木板之类的。

    宁王并没提前造船,因为性价比太低。北方水系并不与中原联通,各地商贸也不发达,提前造船也容易打草惊蛇,而且在计划之中也不认为渡河会有什么威胁。

    不足一日,大军便已经渡河完毕。因为蛮族并没有什么城池,所以并不用带大型攻城器械,所以渡河极快,当然宁王是带着李二狗坐船渡河的。

    “完颜烈这人不可小觑啊,部落联盟已经不足畏惧了,不过现在拓跋部大概已经被完颜部吃干抹净了。我本意是让他们内部争斗起来,但是没想反而到被他识破了,趁机让部落联盟的那群蠢货替他战斗。这样就算我们没有向北进军,他吞掉拓跋部之后,恐怕联盟部落也不可能是他的对手了。现在我们要是还想继续北上,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以逸待劳的完颜部落,和对我们充满仇恨的那群小部落精锐了。唉,难办了。”王爷自言自语的说。

    “王爷您这是太瞧得起蛮子的智慧了。要我说应该是完颜烈这老小子胆子太小了,怕自己打不过拓跋部落,所以叫上部落联盟的蠢货一起去。而且他把这群小部落的精锐的忽悠过去了,我们才能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这么大一片土地。王爷您这就是挖了两个坑,让那老小子挑一个跳进去。再说了,王爷您英明神武,有您统领大军北上,统一北境还不是手到擒来啊。我要是完颜烈那老小子,听到是王爷您亲自率军,一定望风而降,还得说是怕您劳累提前帮您收拾了拓跋部落。”李二狗脸不红心不跳的一脸真诚的说。

    “行了,以前你溜须拍马也就算了,如果都把敌人当成傻子,就是让自己手下的将士送死,说不定连本王都会身陷险境。你小子脑子好使就用在正道上,天天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本王现在看你怎么一副奸佞面相呢?”宁王虽然不太满意,但是既然能开玩笑就证明没太往心里去。

    李二狗虽然看出王爷不是真的生气,但也还是立刻跪倒在地,以头抵地高呼“小的该死,小人只是感觉在王爷身边就不需要动脑了,王爷的智慧胜小人千倍万倍,小人只需要能听懂王爷指挥便能立下大功了。”

    宁王又好气又好笑“你小子真的是被他们找来的流民么?我怎么感觉你像是从宫里逃出去的呢?

    完颜烈既然能邀请部落联盟的参战那就证明他大概率也猜到了本王的想法,行军打仗永远不要小瞧敌人,宁可把敌人想的聪明些,也不要把别人都当傻瓜。这一战再艰苦也得打下去,不然完颜烈彻底整合了北方所有势力,我们以后再想打下来就不知道要多久了。”

    渡河之后宁王没有整顿队伍,立刻挥师北上。在宁王与私军队伍汇合之时,私军已经兵分两路灭掉了三支部落,这一次并没有试图劝降敌人,主要一部分原因是拿可和纳合两部落得战士可以得到部分战利品,他们并不给私军劝降敌人的机会,几乎将战败的部落男性屠戮一空。人性就是这样,利益面前无论是中原人还是蛮夷都不介意将屠刀伸向自己人,更何况虽然都是蛮夷,但是大多数蛮子之间并没有什么情亲纽带。

    短短十几天,整个辽河与松花江之间的所有势力或死或降。

    最终的决战即将到来,宁王率领大军在松花江畔整顿完成后。蛮族战士凑够了1人,而私军部队只剩下6人左右不过有了之前的经验,大多数都是轻伤减员,民兵85人左右,边军死伤极少。

    而蛮族那边至少应该能有两万士兵,虽然感觉兵力相差并不悬殊。如果没有面前的江水,帝国部队想要战胜敌人并不是很困难。但是蛮子那边且不说是不是全民皆可战斗,起码补给后勤并不需要发愁,而自己这边虽然一路上也没少抢夺蛮子粮食,但是军粮运送过来还要些时日,而蛮子在夏日并不会有太多食物储备,毕竟蛮子并不善农耕,肉类和水果并不能长期保存。

    由于敌人数量极多又有防范,显然用绳索强行渡河的方式并不可靠。宁王命人开始四周砍伐树木,用来建造木筏和木船,又收集大量牲畜皮毛缝合起来做成浮囊。又命人将投降部落的族人拉到江边沿河喊话来劝降在对岸的亲人,这招并不是打算真的能让对面的士兵放下武器,只是为了降低敌人的斗志。

    而对岸的敌人看见大周部队并没有立刻强行渡河,也就不再掩饰纷纷从远处隐蔽地方出来,沿河开始建起防御工事,也向纳合部落一样在上游堆积起了大量滚木。

    双方都在为最终的决战做准备的时候,突然有一骑兵从后方向大军驻扎之地奔来,来人冲进营帐并未停留,高喊着有要事禀告王爷,众人不敢阻拦。随着那人进入宁王大帐,不多时传来了宁王咆哮声以及什么东西摔碎的声音。

    那人刚退出营帐,就有些官职在身的壮起胆子拦住送信的问他发生了什么大事。送信之人并不隐瞒,原来是宁王的兄长当今的太子被皇帝囚禁起来,并欲剥夺太子之位。而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半月之前的事情了。

    大周以武立国,皇子们大多要参军打仗。当今皇帝有七位皇子,太子、四皇子代王和六皇子宁王是一母所出感情也是极好。二皇子早夭,五皇子战死。

    太子不知何故被囚禁,自幼以大哥为榜样的宁王一直一来做的都是为了父皇和大哥守好江山,培养人才。自己这一身所学也都是大哥悉心教导,父皇国事繁忙并没有时间教导几位皇子,太子对他们来说如师如父。如今自己与四哥一人镇守东北,一人压服西域各国,都不在都城,信息闭塞。宁王再没有心思去搭理蛮子,只想着赶紧赶往都城去替大哥求情。

    宁王想不明白大哥会因为什么事情触怒父皇,从小大哥就展现出惊人的才能,父子之间的感情也是极好。文臣武将也都与大哥关系匪浅,其他皇子也从不敢觊觎大哥的太子之位,要知道太子之位甚至是皇帝也不能轻易剥夺,废长立幼将会动摇国本,如果说是什么小错,顶多禁闭几日不会将太子下狱。

    大哥身为嫡长子,早早就开始在父皇的授意下参与朝政,除了七皇子外其他皇子早早分封各地不再都城,群臣自然不会站队其他皇子。况且舅舅蓝田乃是当朝大将军,家族势力如此之大,难道父皇就不怕惹了众怒么?

    既然想不明白就索性不去想了,等自己到了都城自然就什么都清楚了。只是眼下局面,自己已然没有再率军北上的想法了。便命边军民兵驻守河岸,蛮族士兵由私军监视着返回各自部落。并派人通知国相,所有归降的蛮族部落一律迁往辽河以南,并将原本三郡人口大量向北迁徙,并召集民工在这片新的土地上开始修建城池。封赏之事除私军外,皆由国相做主。

    将事情大概安排妥当,宁王便立刻动身赶往都城。按理说各地的诸侯王不得无辜离开驻地,更不能随意去往都城,但是宁王懒得理这些狗屁规矩,只是一心想赶紧面见父王替大哥求情,而且自己孤身一人也不会被扣上什么狗屁倒灶的大帽子。

    一切发生的都太过突然,所有人都懵了,前几天还在准备北上,现在就原地驻守了?这情绪都不连贯了,因为渡河作战双方兵力又相差不大,每天都会由各个队长给士兵做思想教育,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