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改变主意  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苏宁在福建老家待了没有几天就返回美国了,如今永仁集团每天都是有很多的事情。

    洛杉矶永仁集团总部的会议室里,投影仪正播放着一段实验室视频。

    画面中,一块巴掌大的银色电池在极端温度测试下依然稳定工作,能量密度比市面上同类产品高出30%。

    “苏总,这就是我们和斯坦福实验室合作研发的第三代锂离子电池。”技术总监杰森·吴敲击键盘,调出一组数据曲线,“如果量产成功,能让电动汽车续航提高40%,成本降低25%。”

    苏宁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高管们。

    负责国际业务的麦克·霍华德眉头紧锁,而中国区总裁李文涛则眼含期待。

    “杰森,量产难点在哪?”苏宁用钢笔轻点桌面。

    “主要是正极材料合成工艺,需要在无氧环境下……”杰森突然顿住,看了眼霍华德,“呃,涉及技术细节可能需要保密。”

    霍华德立刻接话:“苏,这项技术有国防应用前景。如果在中国设厂,恐怕会触发ITAR条例。”

    他刻意用了《国际武器贸易条例》的缩写,会议室气氛顿时凝固。

    苏宁转动钢笔的手停了下来。

    1996年的两国关系正值微妙时期,任何涉及技术转移的商业决策都可能被政治化。

    但他想起上个月回国时看到的景象……

    家乡的摩托车在陡峭山路上喷吐黑烟,而宁德三都澳的碧海蓝天正在被沿岸小工厂污染。

    “李总,”苏宁突然改用中文,“宁德那片准备建电子厂的用地,规划许可证下来了吗?”

    李文涛心领神会:“土地已经平整完毕,但地方希望我们追加投资建设配套污水处理厂。”

    “告诉他们,我们改主意了。”苏宁合上文件夹,“永仁要在宁德建设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第一期投资五亿人民币。”

    一旁的麦克霍华德猛地站起来:“苏!你疯了吗?这等于把核心技术送给中国人!”

    “麦克,”然而苏宁平静地看着这位合作八年的老搭档,“技术专利在永仁手里,生产基地也是百分百外资控股。更何况……”

    他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三年前你坚持在越南设厂时,记得当时说的可是‘全球化布局’。”

    “可是……”

    “麦克,我们都是商人,商人就是要以利益为主,不要强加太多无聊的事情。”

    “好吧!谁让你才是老板。”

    “麦克,千万不要这样说,我可是一直把你当朋友的。”

    “……”

    会议结束后,苏宁独自站在落地窗前。

    夕阳将圣莫尼卡海滩染成金色,冲浪者在浪尖起落。

    他想起1987年离开宁德那天的暴雨,想起货轮底舱里发霉面包的味道。

    如今他西装革履地站在洛杉矶最高级的写字楼里,但骨子里还是那个想为家乡做点什么的福建青年。

    手机震动起来,是李文涛发来的消息:“苏总,刚收到宁德方面回复,主管工业的周副县长对新能源项目很‘感兴趣’,邀请您下周回国当面详谈。”

    苏宁知道,在中国做生意,“感兴趣”往往意味着更多条件。

    但是自己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心理准备,毕竟这都是众所周知的规则。

    只是多少还是感觉不是太痛快,老家的乡亲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淳朴。

    ……

    苏宁第二次回国的飞机降落在福州长乐机场时,暴雨如注。

    苏宁透过雨帘看到出口处黑压压的接机人群,十几个政府人员手持鲜花,旁边电视台记者已经架好摄像机。

    他整了整领带,突然瞥见人群最后方站着父亲苏明德,撑着一把老旧的油纸伞。

    “爸!您怎么也跑过来了?”苏宁快步穿过官方欢迎队伍。

    苏明德把伞往儿子那边倾斜:“县里说要搞什么隆重仪式,我怕你不喜欢这些。”

    老人看了眼儿子身后亦步亦趋的官员们,压低声音,“阿宁,这次回来要小心周副县长,他姐夫开的塑料厂就在你们规划用地上。”

    原来如此。

    苏宁眯起眼睛,想起李文涛调查报告中提到的那家污染严重却屡禁不止的PVC管材厂。

    车队驶入宁德市区时,雨停了。

    街道两旁挂着“热烈欢迎永仁集团投资家乡”的横幅,但苏宁注意到几处墙体上新鲜的拆迁标语。

    经过老汽车站时,一群工人正在拆除“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的广告牌,周副县长的巨幅照片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刺眼。

    当晚的接风宴设在宁德最好的酒店,却比上次县里的排场低调许多。

    周副县长四十出头,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敬酒时手腕上的百达翡丽在灯光下闪烁。

    “苏总年轻有为啊!”周副县长举着茅台酒杯,“不过新能源这概念是不是太超前了?我们宁德现在的优势产业是水产加工和建材。”

    招商局长赶紧补充:“是啊!去年引进的台湾水泥厂,当年就创造税收五千万!”

    苏宁转动酒杯,不动声色:“周县,全球石油价格连续三年上涨,德国去年已经通过《可再生能源法》。宁德有深水港,有山海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正当时。”

    “理论上是这样。”周副县长夹了块东星斑,“但电池生产涉及重金属,环保审批恐怕……”

    他故意拖长声调,目光扫过苏宁的随行人员,“除非永仁愿意与本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