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762章 反常和机会(求月票!)
在皇帝懈怠、懒得一切事务都亲历亲为的时候,司礼监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每日对奏疏进行“筛查”。
大珰们认为需要让皇帝知道并亲自处理的事情,都会直接送到御前,比如今天林泰来的辞职奏疏就属于此类。
万历皇帝也对此感到意外,愕然道:“近年来朝廷及四方多事,幸赖林泰来镇压,何至于此”
在万历皇帝心里,林泰来的好处很多,主要有三点。
一是在各种时候都很能长脸,关键时刻都能办成事,非常满足皇帝这天下共主的虚荣。
二是林泰来并不讳于谈搞钱,而且还能做到积极搞钱,和皇帝很有共同话题。
三是林泰来和清流党人是死对头,并且近些年能把清流党人牢牢的压制住,让皇帝耳根清净了不少。
比如清流党人最近一年疲于自保,连国本议题都不敢挑起了。
总而言之,虽然林泰来嚣张跋扈,虽然林泰来总是逾越规矩,虽然林泰来和郑家过不去,但林泰来还是个好大臣。
此时掌印太监张诚表态说:“这林泰来好生不晓事!只怕他心中以为,皇爷心胸狭隘容不下功臣,所以才会做出这等隐退自保的姿态。”
其余众大珰吃惊的看向张诚,今天掌印太监吃错药了不成
他们这批大珰吃了前人的教训,对外朝人物基本都是中立态度,过去张诚也不外乎如是。
却没想到,今天张诚居然恶意出言诋毁林泰来,挑起皇帝的不满情绪。
放在文臣眼里,这种行为可以称之为“进谗言”。
秉笔太监陈矩的疑惑尤甚,他不禁想起去通州犒劳林泰来时,林泰来说过“你的机会就要来了”。
而今天张诚突然这么反常,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莫非与林泰来所说的“机会”有关联
万历皇帝看着老伙伴张诚,疑惑的说:“林泰来向来侍奉赤诚,不是心中常戚戚的人。
许是功成名就,便生了懈怠之意,失去进取之心,想着安享富贵罢了。”
张诚还想说什么,万历皇帝又问道:“内阁对此如何奏议”
另一个秉笔太监田义奏道:“首揆赵志皋提议,可以保留林泰来馆职,并任命为兵部通信司江南行司郎中,如此可避免朝廷不能容人之嫌。”
提到兵部通信司,万历皇帝就想到了林泰来之前的构想,在兵部通信司框架下,用商人去搜集境外情报。
那么肩负间谍职责的商人具体应该怎么做当然需要通过走私啊不,贩运货物为掩护。
于是万历皇帝便点头道:“赵先生乃是老成之言,甚好!林泰来之馆职仍旧保留,并升为侍读学士,也算是另一种酬功。
他懈怠了想要安享富贵,朕也不是不通人情,但他也不能太闲情了,就将通信司江南行司的担子挑起来。”
其实对已经封侯的林泰来而言,品级已经不重要了,升不升也就是那么回事,重要的是职掌和身份资格。
通信司江南行司就是职掌,翰林院侍读学士就是身份资格。诸大珰散去后,田义去内阁传诏,陈矩有意和掌印张诚走在一处。
然后似做关心的说:“张公今日不该如此说话,没必要去歪曲林泰来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诚无奈的叹口气,不想为自己的低级表现辩解,只苦笑着说了三个字:“不得已。”
陈矩陷入了深思,什么叫“不得已”
张诚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权柄之重无需多言,除了皇帝还有谁能让他“不得已”
回到外宅后,陈矩将最亲信的“义子”都叫了过来,吩咐道:
“距离年底不远了,各种聚会很多,你们用心打探消息,特别是关于武清侯家的事情。”
当今万历皇帝的生母是李太后,李太后的父亲李伟被封为武清伯,后又升为武清侯。
李伟去世后,由嫡长子李文全承嗣爵位,这也是李太后的弟弟。
众亲信义子们接受了陈太监“打听与武清侯有关消息”这道指令,并没有任何疑惑,他们很自然而然的认为义父陈太监准备讨好李太后娘家。
一个太监想去巴结皇帝亲妈,这完全不值得稀奇。
没过几天,就有消息传进了陈太监的耳中。
说这武清侯家一直靠做生意赚钱,去年兴兵东征时,武清侯接了五万件衣的大单子。
但是第一批一万件衣送到辽东时,因为偷工减料质量低劣,全部被经略大臣林泰来退回去了。
闹到最后,林经略直接取消了武清侯拿到的五万件衣订单。
但是有很多劣质衣已经制作了出来,武清侯又想把这些劣质衣就近处理,让宣府镇边军吃下,然后又被宣府镇巡抚王象乾拒绝了。
所以武清侯八成对林泰来有怨恨,但目前也无可奈何。
不过这事不是什么光彩事,又涉及太后娘家和林泰来这样的敏感人物,故而没有大张旗鼓的传播过,只在一些知情人小圈子流传。
陈太监若有所悟,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背后果然有幺蛾子事情发生。
但陈太监还是迷惑不解,这和司礼监掌印张诚有什么关系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