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8章起义军  天龙从攻略王语嫣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起义,但在朝廷腐败,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打压下,各地的起义非但没有平反的迹象,反而更加频发猖獗。
    为此,大宋朝廷也不得不派兵镇压各地的起义军,无论是态度还是力度都十分强硬果决。
    殊不知,百姓起义就像是暴雨洪水一样,欲堵为患,朝廷的强压手段不仅没有让起义军惧怕,反而致使江南的许多义军联盟,一起抵抗朝廷的军队,且声势愈演愈烈,俨然已经达到能跟地方州军抗衡的地步。
    如今义军的盟主名为宋江,是一众义军首领推举出来的带头大哥,义军队伍占据着江南六州五十二县,规模浩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江本是山东人士,北方亦有无辜百姓遭受朝廷压迫,意图起义反抗朝廷,推举他为义军首领。
    只是他并未答应,而是不远千里的来到南方组建义军。
    北方战乱不休,百姓流离失所,一些无家可归,无依无从之人纷纷逃往了大燕寻求庇护。
    而大燕自建国以来,便大肆收留各方逃难的百姓,并予以良田土地安生,仁义之名,广传天下。
    宋江之所以不愿在北方组建义军,也正因如此。
    试问在前有官兵,后有退路的前提下,那些被官兵欺压的百姓,如何愿意提着脑袋去造反?
    纵使有一些血气方刚的汉子愿意起义反抗朝廷,但这份血性又能持续多久?
    当看到官民冲杀下,胳膊大腿漫天飞,头颅满地滚的时候,又作如何?恐怕一些胆小之人吓都吓尿了。
    就算勉强拉起一支起义军的队伍来,恐怕也难以长久,毕竟人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能爆发出无穷的潜力来,若是留有余地,不能破釜沉舟,将人心凝聚到一起的话,那终将是一盘散沙。
    再者大宋北方的土地有限,他们只能不停的往南方占领州城郡县,对于北方的边境更是丝毫不敢进犯,万一引起燕军的注意,就凭他们这些农民组建的队伍,如何能跟骁勇的燕皇大军抗衡?
    但不能南北兼顾的话,义军除了要应对南方的朝廷兵马外,还要防范北方边境的驻守大军。
    若是朝廷南北夹击,那他们便会腹背受敌,绝无生路可还。
    因此一番深思熟虑后,宋江才毅然带着三十六位结义兄弟南下组建义军,靠着自己的权谋胆识,坐上了起义军的盟主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宋江有意效仿当年的慕容复一样,带着义军攻城掠地,无往不胜,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万世基业。
    只不过比起当年慕容复亲率人马在辽国境内杀的辽军丢盔卸甲,宋江等人却只是将矛头指向了同胞百姓。
    起义军的规模虽大,但毕竟只是一群三教九流的草莽汇聚之地,没有严格的军规制度,更无人约束下属,所到之处,纵使没有烧杀抢掠,但对那些无辜的百姓来说,又何尝不是灾祸?
    起义军的规模越大,吃穿用度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自徽宗实施苛政以来,一切从百姓身上搜刮所得,尽皆被各地官员缴纳给了国库,于是在官员府上、各州粮仓、乡绅富豪身上搜刮不到足够粮食的起义军,便只能以各种名义对百姓家的余粮强取豪夺。
    这般不仁行径,还不如朝廷按税征粮,哪怕过的苦一点,至少还能活下去,远不及起义军这般打着替天行道的名号,行强盗之事。
    对于南方起义军一事,朝廷不断派兵剿灭,但始终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打来打去,都只是在浪费兵力粮草,这么多年来好不容易恢复的一点国力,一转眼间,就又给打没了。
    而且起义军占领江南的梁田土地,不仅极大程度的在消耗大宋的国力,甚至还影响了来年的秋收赋税,如此拖延下去,无疑是在内耗国本。
    大宋起义军之事,慕容复也略有耳闻,但不同于明教在背后起势,仅仅是宋江等人掀起的起义,他则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像是这种成分复杂,架构简单的组织结构,内部的腐化和堕落是必然的,虽说有宋江这位共同推举的盟主在,但那也不过是形势所逼而已。
    在起义军中有不少大大小小的起义首领,他们各个心怀鬼胎,任人唯亲,看似团结的义军,实则内部早已分裂成诸多派系。
    从暗影楼在江南调查的消息来看,起义军的盟主虽还是宋江,但占领其余五州的首领却已经开始阳奉阴违,不再受其号令了,这导致数月以来,起义军的领土都没有再扩张一州一县。
    美其名曰是为了招兵屯粮,休养生息,实则却是那些首领,因为身份从农民转变为一方豪强后,抵挡不住权力带来的诱惑,带着手下的人马报复性地掠夺财富,开始安于享乐。
    已经习惯了占地为王,过着奢侈糜烂生活的他们,如何还愿意在刀尖上舔血?
    甚至有的人还做起了春秋大梦,想着哪天朝廷便会来招安,就像当初的燕王一样,也给他们封个藩王来做,从此逍遥一生,何必再动刀动枪?
    在得知了起义军的现状后,慕容复就知道这支起义军注定覆灭。
    如果他是宋徽宗的话,根本就不需要派兵剿杀,只需要在江南六州的各处关隘驻扎兵马严守,等到时间一久,这个腐朽的临时政权就会自行土崩瓦解,覆手可灭。
    完全不需要像葫芦娃救爷爷一样的几次派遣兵马围剿。
    而事实也不出慕容复的预料,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自觉民心已失,对抗朝廷无望的宋江,率领着手下的八千人投降了朝廷,主动接受招安。
    被朝廷招安后的宋江,第一件事就是调转枪头攻打其余的五路义军首领。
    对于即将面临崩盘的起义军,慕容复则因为辽金的最后一战,没有再关注这一定局。
    毕竟对他来说,所谓的江南起义,不过是个雷声大,雨点小的小插曲而已。
    奉天五年,季春。
    大金再次对辽国大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