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历史的惯性  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殿下,”魏国公徐辉祖深夜来访,神色紧张,“陛下为何没有选择你?这实在令人费解。”

    “意料之中。”苏宁平静地为他斟茶,“皇爷爷的心思一向是最难琢磨。他既要考虑眼下朝局的稳定,又要为大明长远打算。”

    “那我们……”

    “我们按兵不动。”苏宁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现在跳得越欢,死得越快。我们要做的,是保存实力,静待时机。记住,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活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

    徐辉祖若有所悟:“殿下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苏宁压低声音,“接下来,会有很多人倒下。我们要做的,就是确保自己不是其中之一。”

    ……

    九月十五,朱元璋为朱允炆举行隆重的册封大典。

    典礼上,老皇帝亲自为皇太孙加冠,并将一把镶满宝石的宝剑赐予他。

    “允炆,从今日起,你就是大明的储君。”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望你勤政爱民,不负朕望。”

    朱允炆跪地接剑,激动得热泪盈眶:“孙儿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爷爷重托!”

    苏宁站在台下,冷眼看着这一幕。

    他知道,这把剑与其说是权力的象征,不如说是催命符。

    在未来的某一天,这把剑很可能会指向它的主人。

    典礼结束后,朱棣特意走到苏宁身边,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允熥,看来以后我们要称允炆为皇太孙了。你……可还习惯?”

    苏宁微笑回应,神色如常:“这是自然。四叔也要谨守臣节才是。毕竟,君臣名分已定。”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意。

    朱棣的眼中是志在必得的野心,而苏宁的眼中则是洞悉一切的清明。

    当晚,苏宁在吴王府召见所有心腹。

    烛光摇曳,映照着一张张凝重的面孔。

    “从今日起,我们要改变策略。”苏宁郑重宣布,“一切以低调为主,收敛锋芒,静待时机。”

    “殿下这是要......”一位幕僚忍不住问道。

    “活下去!”苏宁斩钉截铁地说,“不仅要活下去,还要让所有人都觉得我们已经认命,已经退出这场角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接下来的风暴中保全自己。”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炬:“记住,真正的猎人,最懂得等待的意义。”

    洪武二十五年的这个秋天,大明王朝迎来了新的储君。

    表面上,权力交接平稳进行;暗地里,却是暗流汹涌。

    苏宁知道,属于他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但他更知道,历史的轨迹并非不可改变。

    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机会来临时,他一定要让这个世界,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而这一切,都需要耐心等待。

    “皇爷爷,您为四叔铺好了路,但这条路最终会通向何方,还未可知呢。”望着皇宫的方向,苏宁轻声说道,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夜色渐深,南京城在秋风中沉睡。

    但在这座城市的许多角落,依然有人无眠。

    权力的游戏才刚刚开始,而苏宁,已经做好了长期博弈的准备。

    ……

    洪武二十五年的十月,秋风萧瑟,南京城的天空阴沉得像是要压垮整座皇城。

    朱元璋在确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后,终于将目光转向了苏宁经营多年的庞大产业。

    这一日清晨,苏宁正在吴王府内审阅各地学堂的筹建方案,窗外梧桐叶簌簌落下,在庭院中铺就一层金黄。

    忽然,一阵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马和急匆匆地闯入书房,面色惊慌:

    “殿下!锦衣卫……锦衣卫把王府包围了!”

    苏宁手中的笔微微一顿,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一片墨痕。

    他缓缓放下笔,神色平静得令人心惊:“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话音刚落,蒋瓛率领一队锦衣卫径直闯入书房。

    这位新任锦衣卫指挥使面无表情地展开一道明黄圣旨,声音冷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吴王允熥,年少聪颖,然产业过盛,恐伤国本。今收大明钱庄、明熥商行归皇室所有,特命户部暂时接管。另,吴王侍从室改组为东缉事厂,直属御前。钦此……”

    这道圣旨如同一记惊雷,马和当场瘫软在地,其他侍从也面如死灰。

    书房内静得能听见烛火摇曳的声音。

    然而苏宁却缓缓跪下,平静地接过圣旨:“臣朱允熥接旨,谢恩。”

    蒋瓛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本以为会遭遇激烈反抗:“殿下……不问问为什么?”

    苏宁站起身,掸了掸衣袍上的灰尘:“皇爷爷圣明,自有深意。蒋指挥使请便。”

    就在这一刻,府外传来阵阵骚动。

    户部尚书赵勉亲自带队,开始清点钱庄账册;工部官员则开始接管各地商行的地契文书。

    更让人心惊的是,原侍从室总部的三百余名核心成员被全部带走,改组为直接听命于皇帝的东厂。

    “殿下!”马和泣不成声,“我们多年的心血……”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