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听孙承宗保证蓟辽不失,看来也只是对守成有信心,朱由检或多或少有些失望。
不由又想到,刚才孙承宗提到的登莱巡抚
---袁可立。
朱由检知道,袁可立可谓是当朝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明朝绝大多数人,奉行“重山海轻沿海”战略时候,袁可立却是远见卓识,多次谏言朝廷,要重视发展海军。
更难得的是,他在登莱任太守时,他亲自训练出了一支海军,人数四五万人,大小战船几百艘,声势浩大。不但有想法,还是有真本事。
当时的明朝将士,绝大多数对后金鞑子,有刻在骨子里的恐惧。
哪怕是孙承宗、袁崇焕这些有头有脸的抵抗后金名人,和鞑子交战最多也是求不败,求守得住地盘。
偏偏袁可立是个异类,他是明金交战史上,罕见的能向前推进防线,并收复失地的杰出将领,努尔哈赤当时,最忌惮的明朝将领就是他。
论对付后金鞑子,其实朱由检一开始,心中最理想的蓟辽总督人也是袁可立。
这位老臣,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战术指挥,在当时都无可挑剔,无奈后来也是被阉党挤下台。
以至于,后世有史学家这样评价:
“人夺可立,天夺大明。惜哉!”
不过,论在蓟辽的根基,孙承宗当然算是元老。
加之朱由检登基的事情上,孙承宗也立了大功,兵部尚书的位置还是要留给他。
要不给他当兵部右侍郎?
人家连兵部尚书都当过了,不一定稀罕。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试一试。
朱由检想到这里,心里有了计较。
“孙卿,朕想托你写封私信。”
“皇上请讲。”
“朕欲重新启用袁可立老大人,又恐他不愿意就职,想托您以私交轻易请他出马,屈任兵部右侍郎一职,重掌登莱事务,也好助你一臂之力。”
“皇上是想重新整肃海军?”
孙承宗不愧人老成精,一下就猜到朱由检的用意。
“正是,大明素来重山海轻沿海,朕以为大为不妥,之前袁可立任职登莱的时候,后金鞑子颇为忌惮,朕就是想让皇太极夜不能寐。”
“皇上圣明,臣一定写信好好劝说袁可立。”
“另外,袁崇焕那边你也差人打个招呼,一定也要把人请回京城。”
朝堂上,当皇上下旨,对袁可立和袁崇焕的任命时,气氛异常的诡异。
先是崔呈秀被拿下,又是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等一帮人的任命,看来皇上对辽东的事情异常关注。
但更引起大家注意的是,皇上新任命的几个,都是之前和魏忠贤不对付,受阉党长期打压的一帮人。
难道皇上真的要对付阉党,是不是要提前站好队。
众人心里各自打着小算盘,却忽然有人大呼:“臣有事要奏。”
“讲”。
朱由检一看,发话的是国子监司业朱三俊。
“微臣弹劾国子监监生陆万龄”
朱由检仔细听了一下,弹劾中最主要的罪状就是,此人凭借魏忠贤的势力,在国子监做事肆无忌惮、恣意妄行,还搜刮富户监生
搞得生员人心惶惶,纷纷请归不敢就学。
朱由检却知道,这个陆万龄另外一些史书记载--建言在国子监为魏忠贤立生祠,与孔孟并尊
赤果果跪舔魏忠贤,读书人无耻起来,果然更没有底线。
“有辱斯文,可耻、可恨,简直是把读书人的脸都丢尽了。魏卿,陆万龄此人你如何看待?”
“这”陆万龄当时谏言,为魏忠贤在国子监立生祠的事情,在朝堂上闹出不小的风波,虽然此事最后未成,但魏忠贤还是很欣赏这个陆万龄
私下里也许了他不少的承诺。
现在忽然有人弹劾陆万龄,而且皇上看起来又很厌烦这个人,善于察言观色的他立马表态:
“皇上,陆万龄此人罪大恶极,可谓读书人中的斯文败类,老臣以为当从重处罚,以正典刑。”
“以你之言当如何处置?”
“当重杖一百,发配充军。”
一个书生,身板能有多好,重杖一百,那不是直接把人都打死或者打废了,魏忠贤对自己人还真的下得去手。
“好,就依魏卿所言。”
这样的败类,活着也是浪费粮食,朱由检一点也不觉得处罚过重,正好可以让那些左右摇摆的官员,好好看清形势。
正当大家以为,今天的朝会就此结束时,皇上忽然又提起了一件事。
“魏卿,昨日朕收到江西巡抚杨邦宪的上书,夸奖你功勋卓著。希望在江西,为您老人家再修一座生祠,不知您老意下如何呀?”
任谁都能听出,皇上的言语中,带着些许戏谑。
“该死的杨邦宪,这个时候添什么乱。”
魏忠贤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心中大骂这个看不清形式的猪队友,近期他想低调还低调不来,这个杨邦宪,竟然还公开跳出来拍自己马屁。
“皇上,老臣以为大大不妥,臣何德何能,怎敢受世人如此敬仰,臣以为不但不能建,各地之前已经在建的祠堂,臣也请皇上下旨全部拆除。”
“好了,也不必拆除了。魏卿确实劳苦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