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六章 悖逆之人(七)  寡人刘玄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而随着这此消息流传开来,天下大势,为之一变。

    …………

    长江以南,会稽。

    当初孙策以自身为质,使得孙权得以带兵过江。

    孙家本就起身江东,加上又有周瑜等大将相助,不过短短时日便将当地的刘繇打的大败,更是将大半城池收入囊中。

    若非后来曹操等人同样渡江而来,如今江东之地多半都已被孙家吞下。

    这几年曹孙二家也曾多次相斗,曹操更是曾慨然生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自然,此话是调侃多些还是感慨更多些,不得而知。

    后来刘备兵进凉州,曹操发檄文讨伐刘备,孙家响应,双方也就暂时罢战,成了盟友关系。

    只是双方都心知肚明,若是有机会,都不介意将对方一口吞下。

    如今得了刘表病逝的消息,江东这边孙权自然也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孙权虽是已然手握大权数年,可如今依旧极为年轻,意气风发,眼眸深邃,上身极长。

    他在上首端坐,隐然间自有一番威风。

    周瑜等人分列左右,武将一列,站在周瑜之前的,唯有程普一人。

    孙权打量了堂下众人一眼,开口道:“如今刘表已亡,刘琮即位。权位之争,荆州定然动荡不安。刘氏兄弟向来不睦,夏口为荆州门户,若是如今趁机攻之,刘琮必不会相救,攻取夏口,易如反掌。”

    堂下众人皆是沉默。

    文臣一列,张昭出列,朗声道:“如今刘表丧命,刘琮即位。荆州虽与主公有世仇,可如今天下之大患乃在刘备,主公当先顾全大义,而缓私愤。臣以为当先派出使者,赶赴荆州,以为刘表吊唁为名,探听虚实。”

    众文臣纷纷点头,如今江东的大敌不是那个初掌大权的刘琮、而是远在青州,不知何时就会统军南下的北方之主刘备。

    孙权闻言皱了皱眉头,只是并未出声言语。

    张昭是天下名士,更是如今江东文士的领袖。即便是他,也要忍让张昭几分。

    孙权转头看向武将一列。

    程普没有言语,他虽然是孙家的功勋老将,可却自知此时不该他开口。

    真正该开口,且开口能有些作用的,其实是他身后之人。

    果然,在其身后的周瑜上前一步,沉声道:“张公所说是持重之言,瑜也以为此时不该轻起战端,理当整兵束马,以待北方来敌。”

    孙权不置可否,看向武将一列的末尾之人。

    一将越众而出,朗声笑道:“末将以为张公与周都督所言却是有失偏颇。”

    张昭对此人怒目而视,周瑜却是神色不变,似是早知此人会跳出来。

    此人面貌粗犷,虽是身披甲胃,脸上却带着七分匪气。

    此人姓吕名蒙,是他们返回江东后才来投效的人物,为人粗略,却又多有谋略,在军略一事上可说是个奇才。

    此人极得孙权重用,是孙权的心腹爱将。

    更为紧要的是此人真正由孙权一手提拔,对孙权极为忠心。

    须知如今江东之众,不论文臣还是武将,大多是孙权父兄为其积攒下的人脉。

    孙权的真正心腹,其实寥寥无几。

    周瑜笑道:“我不怀疑子明有把握克江夏,只是攻下江夏之后又如何?黄祖不过区区小人,即便杀了,于大局何益?反倒是会让荆州投效到刘备一方,使得青州军早早南下,得不偿失。”

    “如今正策当是稳定沿岸一线,深渠高垒,尽量拖延时日,到时即便青州军南下,也能以长江之险以拒之。之后任他青州军在再强,只要守住长江沿岸,即便他青州军真的陆战无敌,也要老老实实的回到北方。”

    旁人惧怕他周都督,吕蒙却是不怕,他朗声道:“难道不攻江夏,青州兵便不会南下不成?此时先下江夏,以兵威震慑荆州,自也可使青州军马知我江东兵马之威,不敢轻易南来。”

    周瑜洒然一笑,只是站在那里,如芝兰玉树,令人如饮美酒,不负美周郎之称。

    “子明兵略虽佳,只是大局不足,一时一地之得失,相较天下大势而言,其实算不得什么。为今之计,当是趁他日刘备南下之时先败刘备。刘备败,则中原必乱,中原一乱,则我军趁势袭取曹操,随后兵发南郡,直取汉中、益州二地。则天下二分,对峙之势成矣。其后主公便可坐拥江东益州之地,窥伺中原,待中原有变,则以江东之兵北略中原,另以一偏师出汉中,取三辅之地,中原之军,首尾不能相顾,则天下大势定矣!”

    周瑜言辞康慨,说着他的定国之策。

    堂上之人纷纷点头。

    事情自然不会如周瑜说的那般简单,只怕日后也会多有变故,只是法子总归是对的。

    孙权自然也不是第一次听周瑜提起这番二分天下之论,之前他也是颇为赞同,只是今日却是一反常态,冷声开口,“公瑾说的也有理,只是当年我兄长在时,听闻公瑾所献之策是趁刘备与袁绍大战之时径取青州临淄,后来是被袁公路所阻才不曾成行。为何如今到了孤这里,便成了只能屈时守份,以观时变?”

    听闻孙权此言,众人都是神色一变。

    大堂之上,落针可闻。

    周瑜从容笑道:“世移则事易,如今主公当权,自然与伯符当权之时不同。”

    孙权面色铁青,他勐然之间站起身来,死死的打量了周瑜一眼,随后蓦然而笑,“公瑾的才略,孤一直都信任的很。只是攻打江夏之事,孤决心已定,便令吕蒙所部,径取江夏。吕蒙,你可敢接令?”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org 】

    吕蒙上前一步,沉声道:“末将接令。”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