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八章 湖海平生豪气(一)  寡人刘玄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咧了咧嘴。

    周瑜扯了扯嘴角。

    孙策拄着枪,强自站立,问道:“袁绍败的太快了,青州军来的也实在太快了。”

    周瑜点了点头,“兵贵神速,刘玄德确实深得其中之妙。我也是先得了袁绍战败的消息,又听说你率军而出,这才带着附近城中的军马赶来。若是晚来一步……”

    孙策环顾左右,他带来的数百骑,如今只剩下七八骑。

    这些人,皆是他江东儿郎。

    孙策吐了口气,面容苦涩,“他们当年随着我们父子渡江而来,不想功业未成,反倒是殒命此处。”

    周瑜摇了摇头,“人各有命,莫说是他们,即便是你我,如此乱世,又何尝不是说死则死。”

    孙策没有言语,静默无言。

    …………

    徐州,下邳。

    徐州治所本在彭城,可当日曹操来袭,彭城陷落,曹操屠戮一城,溪水为之不流。

    其后曹操退去,虽然重新收回了彭城,可如今人口凋敝,自然不好再作为都城。

    而且陶谦自此战之后已然病重,见到这个伤心地,难免会让病情加重几分。

    陶谦病重,自然也就料理不得州中事务。

    如今徐州事务一分二。

    军事上,以陶谦的爱将曹豹为主,而政事上,则是以孙乾和糜竺为主。

    孙乾是郑玄弟子,师门关系遍布徐州,其人又在州中素有贤名,处事公道。

    陶谦素来厌恶名士,对州中名士常有恶言。

    如州中张昭名闻州里,可依旧为陶谦所厌恶,这才不得为避祸躲到江东。

    可陶谦独独对孙乾看重有加,由此也可知孙乾的本事。

    糜家是徐州大姓,非是累世高门,而是靠着商业起家,是名副其实的生意人。

    陶谦要在徐州大展身手,自然离不开钱,而糜家无疑便是他的钱袋子,所以陶谦对糜家也是颇为倚重。

    对如今糜家的当家人糜竺更是委以重任。

    今日多日不曾起身视事的陶谦忽的命人将他们几人寻了来。

    此时陶谦正斜靠在身后的床上,先是咳嗽几声,随后才有气无力,断断续续的开口道:“我重病在床多日,多亏有你们在,徐州才能勉强维持,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今日寻你们来,只是为了一事。”

    “如今青州之战已经落下帷幕,袁本初折损大军,败退回冀州,想要东山再起,只怕难如登天了。徐州与青州接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如今刘玄德腾出手来,只怕就要把目光看向咱们徐州喽。若是当年,我自然是半点不惧,可惜如今却是不行了。”

    屋中三人不置可否,实则心中各有心思。

    陶谦打量了几人一眼,他也是一步步走上来的,三人心中所想,他多少也能猜出个大概。

    要是早上个几年,在他有心有力之时,敢怀二心之人,说不得早就被他拖下去打杀了。

    只是如今,他却是没那个心气了。

    陶谦又开口道:“昨日得了封自青州送来的书信,刘备亲笔所书,是说听闻我病重,所以他特意遣了荀或前来探望,算算日子,差不多也该来了。”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org】

    三人闻言,心中各自一凛。

    陶谦笑道:“我的身子如何,自家最是清楚,想必是撑不住多少日子了。日后之事如何,我多半是顾不得了,剩下这些日子,我也想清净一二。所以这个荀或我就不见了,你们替我待客也就是了。”

    三人应了一声。

    陶谦脸上露出些疲态,挥了挥手,叹了口气,“都退下吧,我不复梦见周公久矣。”

    …………

    三人退出门外,同行了一段。

    曹豹望向两人,最先开口,笑道:“如今主公病重,徐州之事还要依靠两位做主,豹乃一粗鄙之人,不知两位以为如今之事当如何?”

    糜竺笑道:“竺乃是商贾之人,此事干系甚大,非是我所能言。”

    孙乾也是笑道:“如糜君所言,乾也无非是一寻常文士,平日里的小事还好,如此大事,自然还要曹君做主。”

    曹豹得意一笑,只是嘴上还是谦逊道:“主公将此间大事托付给我等,咱们还是应当同心协力,以保徐州。”

    “料来那荀或不过一介文士,虽有大名,想必也做不出什么事来。”

    另外两人满口称是。

    曹豹率先离去,剩下的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

    数日之后,荀或来到徐州。

    并无大军护送,与他同行的,不过是数十贴身护卫而已。

    为首之人,则是史阿。

    而这其中,还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人。

    荀或到了徐州,当日便去拜访陶谦,可惜被陶谦以病重为由拒之门外。

    随后他便在徐州租了一处院落住下,平日里闲来事,弹琴读书而已。

    颍川荀家,天下高门,荀或又早早的名声在外,徐州多有名士,故而荀或所住的院落之外,每日车马不断,前来拜访的徐州名士多如过江之鲤。

    荀或倒也不厌烦,每日应对得体,并无厌倦之色。

    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