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7章 货币,本质是商品  开局教朱棣造反,被朱元璋偷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周羽欣慰一笑。

    “妙云果然是明白了。”

    “当初让秦国修建郑国渠,确实是有想消耗秦国后勤的意思。”

    “只不过,谁能想到,从长远来看,郑国渠的出现,提高了秦国粮食的产量,也提升了秦国的后勤。”

    “韩国的这个计策,等于是起了反作用了。”

    他继续解释了这个例子。

    接下来,看到二人都明白了打仗的根本,周羽又问道。

    “所以,你们说大明的这四次北伐,消耗的是什么?”

    “也是后勤。”

    “但大明初年的税收极少,陛下又想休养生息,从哪里来弄来足够的补给?”

    “汉唐建立初年,都有几十年的防守期,大明却不顾实际,频繁北伐,这后勤从哪里来?”

    周羽连串的发问,又是让二人有些发懵。

    良久,徐妙云才转了过来脑子。

    “先生,所以这大明洪武宝钞,就在里面起了关键?!”

    “朝廷没有足够的税收来支持北伐。”

    “但是朝廷可以不断地印钞!”

    “只有宝钞足够,就可以不断地从民间买来粮食,这补给也就不担心了。”

    说完后,徐妙云也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她觉得,自己终于是明白了一些宝钞的作用了。

    在短时间来看,宝钞可以提供大明的补给。

    因为宝钞可以不断地印出来。

    这相比金银与铜钱可就方便多了。

    只要不断地印宝钞,那大明的军队,就不少补给。

    朱棣听到了徐妙云的提示后,也终于是明白了周羽的意思了。

    他也是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原来,北伐与宝钞的联系,是在这里啊。”

    “我终于想起来了,怪不得每一次大明北伐的时候,朝廷就会大肆地印刷地宝钞。”

    “他们正是需要用宝钞来从民间购买粮食等东西,来支持大明的北伐。”

    朱棣终于想起来了。

    他毕竟之前也是经常和他大哥在一起处理朝廷政事的。

    所以对于大明印刷宝钞也听说过一些。

    每一次北伐之前,都是会大肆地印刷一波。

    “这下,你们应该明白,宝钞为何会贬值了吧。”

    周羽又是问道。

    “源源不断地宝钞涌进了百姓手中。”

    “大家手里的宝钞越来越多,宝钞一多,价值就会贬。”

    “所以到了最后,它们根本就不值上面所写的面值了。”

    徐妙云猜测起来。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