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1章 犹豫就会败北,冲动就会白给  都督请留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打旗帜,不披盔甲的马匪从荥阳方向而来,见人便杀

    源子恭来不及组织大军抵抗,战斗一开始,他便不见踪影。不知道是悄悄逃走了还是到黄河北岸去组织剩余兵马渡河去了。

    失去指挥的元修大军很快便被不知来历的马匪冲得七零八落,元修也在乱军之中身中数箭,最终不治身亡。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看到黄河南岸的惨烈厮杀,北岸大营内的众人吓坏了。他们再也顾不上杨宽的威胁与约束,带着家卷和私军往邺城的方向而去。

    没想到黄河南岸的那些马匪居然用船只渡河,追赶他们一路掩杀,元氏宗室的家卷和仆从们死伤惨重。很多队伍逃着逃着就不见踪影了

    得亏高澄与唐邕带着骑兵匆匆赶来,杀退了马匪,这才将那些惊魂不定的元氏宗室子弟救下。饶是如此,这次出行死伤的人至少也是十之七八,就连元修都死在乱军之中。

    高澄假惺惺的安抚了众人一番,只说此事皆是因元修而起,与众元氏宗室子弟无关。带着仅剩下的数千人,高澄洋洋得意的回到了邺城,并下令将元修的尸首草草安葬。

    在高澄的暗示下,宗正寺管理皇亲国戚之事与太常寺管理宗庙与国家祭祀礼仪的官员商议后一致认为,元修浪荡无形,荒淫无耻并造成了元氏宗室大量死亡,罪不可赦。

    因此不可入祖坟,不可入宗庙并从族谱除籍,是为元氏的不肖子孙。

    不过为了显示“皇恩浩荡”,群臣商议过后,决意给元修保留一个“灵”的谥号,是为北魏灵帝。

    杀人还要诛心,高澄这一番操作下来,魏国元氏的权威荡然无存,在朝中的势力为之一空

    至于元修的身后事,因其并无子嗣,监国的高澄与群臣商议后,并写信求得高欢的允诺,立安德公主兄长常山郡王元巶被元修宰了的儿子元绍宗为帝。

    此役之后,远在河东作战的高欢得知整件事的全部经过后,对高澄刮目相看,并产生了改朝换代的迫切心思。

    元修带宗室子弟莽奔出走。

    众人几番折腾后中伏惨败,宗室子弟死伤惨重,几乎十不存一。

    元修死得凄凉惨澹也还罢了,事后却被安上了“灵帝”的头衔。高澄的做法很是杀人还要诛心,可谓是歹毒到了极点。

    北方这的一系列消息传来,几乎要闪瞎了刘益守的眼睛

    已经回到寿阳吴王府的刘益守,连忙召集手下开会,询问此事要如何应对,有无可乘之机。

    “主公,这次北方的事情,应该是高澄等人虚晃一枪,故意带兵离开邺城,但私下里已经准备好了许多后手。

    元修自以为有机可乘,然后带兵南下想入洛阳引贺拔岳为援。没想到他的计谋全都在高澄等人的掌控之中,最后结局如何,也就一目了然了。”

    王伟忍不住叹息说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元修这个人可恨又不自爱,咎由自取怪不得他人。

    王伟当然盼着元修早点死,可是元修死得也太窝囊了一点,让人感觉不值得。

    典型的生得悲哀,死得窝囊,而且还遗臭万年。

    王伟本来还想着将来一统北方后,把元修抓住吊起来打一顿出出气,好好羞辱一下。没想到这厮居然这么快就直接挂了。

    死于乱军之中,死得毫无价值

    “人死为大,既然元修已经死了,不用去计较这个人的往事如何了。还是说说这件事有什么影响吧。”

    刘益守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不想听那些废话。

    在建康待了一段时间,大概是日子比较悠闲,后院里的娘子们又有几个肚皮又开始大起来了。刘益守也觉得自己在寿阳的吴王府是不是太小了,要扩建一下。

    在床上羞羞答答,亲热次数很少的长腿妹冯娘子已经怀上第三胎了,而每次房事尽心又尽兴的萧玉姈,肚皮却一直不见动静,自从生了个女儿后就一直无所出。

    因为生不出来,萧玉姈最近已经有些魔怔的趋势,所以搞得刘益守也是很烦躁。

    “北方有战报,尔朱荣军在介休大败,如今尔朱兆带兵困守介休,不见得能守得住。”

    作为记室参军的毛喜,多了一句嘴说道。

    刘益守眉毛微微一挑,显然是有所触动。

    “尔朱荣军因为什么事情大败的,查到了么”

    刘益守关切问道。细节决定成败,尔朱荣输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输的。

    “好像是慕容绍宗带兵打败了高欢,然后高欢派人散步谣言,说慕容绍宗有反心。于是尔朱荣派尔朱兆换慕容绍宗。

    尔朱兆轻敌冒进,大败而归,前面吃下去的全吐出来了。”

    毛喜看着卷宗,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些显然是情报汇总以后,根据个人推测而得到的结论。

    刘益守有些意外的看了毛喜一眼,这个推论合情合理,依据充分,听起来就像是那么一回事。

    “那你认为,后续会如何”

    刘益守有些考校的意思,饶有兴致的问毛喜道。

    “回主公,其实吧,属下的看法很悲观,尔朱荣在晋阳一带很不得人心,而且不会治理地方。他的根基都在北秀容川。如果尔朱荣忍受不了部下的怂恿放弃坚守晋阳,那么大事去矣。”

    虽然本来就没觉得局面会有多好,但听毛喜这么一说,刘益守才感觉到局势已经相当严峻了。高欢若是得到晋阳,对他来说后果比梁国丢失两淮还要严峻。

    这就意味着,高欢的势力几乎是获得了“不死之身”。

    当年初建国的北宋强不强

    高粱河一战之前,各路精兵强将汇聚禁军,可谓是逮谁打谁

    然而北宋为了攻克晋阳,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