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袁道人的道  剑道藏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青城教位于都江堰西部,分前、后两山,前山殿宇雄伟,焚香拜烛基本来此,后山群峰交叠,几乎十步一景亭,百步见宇庙道观,此地清幽洁净,多数为修身避俗的道人隐居。

        整个山峦林木葱茏幽翠,道路溪流曲径逶迤,山间更是峡谷、深潭、飞瀑随处,自古皆有“青城天下幽”的称誉。

        赵正立进了山门绕开人多的前山,踏足后山,林子深,山路陡,蜿蜒曲折的像盘龙,山间苍劲老藤横卧,挺拔古树耸立参天,鸟语虫鸣,他时而在观景亭乘凉,时而坐巨石斜坡歇脚。

        观景亭四樑八柱龙飞凤舞的题字道韵无穷,溪间狭道巨石凿刻的图案生动灵活,宛如一个个小人欢快跳舞,甚是有趣。

        如此行进半个多时辰,他登上第六峰。

        登峰而上,走侧门入观宇,避过供奉神像,穿行阁楼廊道直达最里屋。

        这里分外幽静,砖瓦青苔奇珍异草琳琅满目,隔窗又能眺望山景。

        进屋有一个蒲团,一位鹤发银须的道人正盘膝闭目,素色道袍与他头发胡须一般银白。面容好似深潭一样平静。

        几乎在赵正立看到他的刹那,原本闭目的双眼顷刻睁开,折射而出的精光直面袭来,年轻的小师叔挥动道袍,似波浪的真气抚平一切。

        而后一脸正经的边掏绑在大腿书籍边说:“袁师兄,你的阴阳道法练得有些快啊,这是我给你带的养生书籍,成热乎回去琢磨琢磨吧!”

        所谓“阴阳道法”,此法分三重,一重初步采物,二重阴阳采人,三重升华采天地。

        以自身为本源,采天之精,地之神,山川之造化,达到身不坏,心不灭,与天地交融生生不息。

        袁道人如今正是第二重阴阳采人,念在清规严谨不能真正找人实战修炼,故此才让赵正立从山下带的养生书籍,以“千里神交,万里心通”为基础修炼。

        至于千里跟谁神交,万里跟谁心通,袁道人自己都不得而知。

        遇上皆是有缘人吧!

        袁道人接过养生书籍不由的老脸一红:“几张破图趁热琢磨个屁啊!”随后反问:“猪蹄呢?”

        赵正立这才从裤兜掏出酱卤猪蹄:“师兄你多吃些,修你那功法估计费营养的很。”

        “……”

        一老一少就在内屋窗台啃了起来,顺带欣赏着山间美景。

        自然少不了闲谈。

        还未完全褪去青涩的赵正立侧望已是鹤发银须的袁道人:“师兄你接着给我讲讲山下的江湖?”

        袁道人抹了抹沾染胡须的油汁:“江湖,江湖,惨不忍睹,刀剑上跳舞,脑头掉裹布……。”

        赵正立晃了晃头:“打油诗听腻了,上次讲到游侠张士洞途径巴中,观佛教摩崖造像悟得“一棍出千洞”棍法的事儿,后来他怎么样了?”

        “后来他面临江湖各派挑战,一连应战上百场,问鼎当年武榜百强,受朝廷招贤为官,最后被派往了北疆镇守蛮人。”

        “那他在北疆是不是封了将,拜了侯?”

        袁道人啃着猪蹄摇了摇头。

        赵正立惋惜:“不会是被北疆收买去了吧?”

        袁道人依旧啃着猪蹄摇头。

        赵正立没得到答案,嘴里猪脚啃着都没了味儿:“那他最后怎么了?跑了?”

        袁道人拿起了仅剩的最后一根猪脚,这才吮指搭话:“死了!”

        这结果让年轻的小师叔诧异:“死了?你不是说宗师境少有敌手吗?难不成遇上大宗师了?”

        “他只是江湖人,错把庙堂当江湖,不懂为官之道,领军塞外不懂藏锋守拙自然有人忌惮,有了忌惮自然就死了。”

        “你不常说江湖水深嘛,庙堂比江湖还险恶?”

        “自然!那里面比江河湖海加起来还要深!”

        “不去不就行了?”

        “不去自然最好,就怕不得不去。”

        。

        两人吃干抹净跟做贼一般收拾战场。

        六月的天反复无常。前一秒晴空万里,后一刻响彻闷雷,乌云压顶,暴雨紧跟而上,击打的灌木、瓦片哗哗作响,一老一少隔窗仰望倾斜密雨一阵唏嘘,这怕是天被捅破了的结果吧!

        当晚赵正立在第六峰道观扯了个蒲团打坐,后半夜困了再霸占了袁道人软榻,呼呼睡去。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