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老抱剑入沧州  纪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三老入沧州,如若没猜错,应当会是死谏。那些沧州的世家门阀,大多是幸灾乐祸的。这天下间,很多的人都不懂忠义。他们只会觉得,乱世更乱,是理所当然的。有华袍穿,有珍肴吃,有姑娘唱曲儿,有银子堆在仓房,便是不枉此生。”

        “三老死谏,应该不会成功。但终归给天地间,又聚了一丝清明。主公便以此为旗,发出讨贼檄文,以第二轮清君侧的名头,攻伐暮云州!”

        先前的时候,徐牧祭旗出征的理由,是讨伐逆贼韦貂。但这样的名头,多少有些力度不够。

        还是那句话,活着的人不讲大义,偏偏你做大事,还要斟酌一番大义。

        顿了顿,徐牧抬起手,面朝着沧州的方向,躬身长揖。

        ……

        入沧州的江上,有一艘乌篷。乌篷里,坐着三个银发飞舞的老人。

        江水很慢,铺过江面的夕阳,却一下子拉满,将乌篷的四周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画面。

        杨绣抱着剑,坐得很稳。他偶尔会抬头,看向乌篷船舱外的世界。

        很多年前,他考上大试甲榜的时候,听到喜报,便也是这样的夕阳。阳光很轻,他站在阳光之下,满胸膛里,都是报国的念想。

        三十八年的兢业,却扶不起大纪的崩塌。

        直至他老了,回乡之后,每每想起南迁的朝堂,便会泣不成声。带着一柄剑,也并非是为了杀人见血,苦谏无果,便用来上路。

        这剑,可是当年先帝,下赐的廉义剑。共有七柄,很多人都老死了,终其一生都见不到大纪的平稳。

        最后的三柄剑,坐在了乌篷的小船舱里。

        抛开愁思,杨绣回了头,看着小船舱里,同样老态龙钟的两位老友。其中一位,已经病入膏肓,即便走路,都要二人来扶。

        夕阳在船外摇曳。只摇曳了一阵,黄昏很快褪去,夜幕接踵而来。有家丁掌了灯,跳动的烛火,映照着三张苍老且神采奕奕的脸庞。

        “听说,沧州多有义侠。敢杀人间不太平。”杨绣拍开一坛酒,喘了口气。

        “但我等抱剑入沧州,敢为天下争,亦是天下之侠。”

        “共饮这一杯,我等入朝死谏锄奸!”

        三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艰难举起了酒碗,仰着头一饮而尽。

        一个小家丁站在船舱外,听着里头的声音,莫名地悲从心来。离家之时,他问过自家老爷,为何千里迢迢的,要去做这等事情。

        老爷说,若是他们不做,便不会有人跟着做。这天下间的路,不管什么样的路,总是先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先人行路,后人循。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