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章 蜀人桥  纪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蒲月中旬,春天的气息消去无踪。尚在清晨,微风中便已经有了些许闷热。

        难得穿了一回银甲,骑在马上,徐牧沉默抬起头,看着前方的行军。

        浩荡的五千徐家军,作为第一批入蜀南先锋,在于文的带领下,开始奔赴蜀南地。

        浮山水战后,缴获的暮云州袍甲,经过铁坊的处理,已经变了一副模样,虽然还是大同小异,但终归有了徐家军自己的特色。

        十六岁的魏小五,作为青天营的火种。很古怪地蓄了白须,明明还是少年郎,乍看之下,却成了二三十岁的年纪。

        “摇旗!”魏小五仰头大喊。

        晨风中,前方的徐字旗开始挥动。

        踏踏踏。

        五千的徐家军步履沉稳,面容坚毅。

        “主公,白鹭郡内当有奸细。时间一长,入蜀南的兵力太多,恐怕会被怀疑。”

        为了通商,以及白鹭郡的民生发展,来往的各州商船络绎不绝,有奸细混入,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方说,陈家桥那边,同样是这个道理。

        “文龙,我想过了。”徐牧回过头,看着脸色有些苍白的贾周,没由来的,心底一阵不忍。

        按军医的话说,贾周是操劳过度,该调养一番身子。原本今日的出军,徐牧便不想让贾周过来。

        但贾周还是来了。

        “文龙,三日之前,我已经让浮山那边的哨卡,锁死了河道。”

        “主公办事,确是算无遗策。”贾周咳了声,抬起的脸庞,似要更加苍白。

        “文龙,请先回城休息。”

        贾周摇着头,“我想了想,先前李舵主的信,沧州的那位幕僚,很可能……不是天下师。”

        徐牧点头。

        李知秋给的信笺里,大约内容是,攻打暮云州一个城镇之时,发现了隐世的荀家人。

        为了避开战祸,从沧州迁徙到暮云州的一个偏僻村落。但最后,还是被人供了出来。

        那位天下师荀阳子,虽然说不在荀家,但并非是去了沧州,而是身染重病,去西域诸国求药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个幌子。

        “文龙,陈先生那边,已经开始调查了,无需太过担心。”

        只可惜,时间过去许久,陈家桥那边,并没有什么收获。

        “文龙,还请保重身子。”大军渐去,徐牧在马上抱拳。

        “军师,请保重身体!”于文先喊。

        数千道士卒的声音,也突然跟着喊了起来。

        马车上,这位做了一十四年的东屋先生,在阳光中仰起了头,满脸都是欣慰之色。

        ……

        整个狼谷,乍看之下,起码近万的民夫百姓。大多是蜀南那边的人,按着徐牧的意思,分为日夜两个轮换,搭建石桥。

        原先的砖窑,不过数十口,而现在至少是百口以上。狼谷东面的泥壁,以及不远处溪流的河泥,都被凿出一个个的大坑。

        但不管如何,在炎夏还没来到之前,原本近四月的工期,两个多月便已经忙完。

        徐牧脸色激动。并没有让于文立即带人过桥,而是亲自下了马,带着司虎走下狼谷。

        “主公,石桥已经建成。”窦通急急走来,脸上还带着泥烟,便对徐牧一个抱拳。

        “窦通,做的不错。”

        “是主公的建桥法子,妙不可言。”

        “不过略懂皮毛。”

        走近墩台,徐牧自下往上,好好检查了番。到最后,还让司虎这位“豆腐渣终结者”,好好去试了一下。

        确定没问题后,徐牧才松了口气,复而走上了狼谷。

        “主公,若不然,便赐下一名。”

        这座桥,在往后很长的岁月里,都是蜀南连接外面的通道。许多穷其一生,没有走出蜀南的人,有了这座桥后,将会开始自己新的人生。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