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兵书  葬明162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朱童蒙走了,自然就是洪承畴的主场了,洪承畴深刻的给杨兆展示了一回枭雄人物该有的素质,句句话都切在要点上,每一个字都说到了边卒们的心尖上。

    等这位洪大人讲完,便是高保权、赵平戎这样的老油条都顿生肝脑涂地之心,也就只要熟悉洪承畴这一生“作为”的杨兆冷眼相看。

    洪承畴这个人,他实在是不想沾染,虽然确实对自己有救命之恩,但一想到这个未来手上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杨兆便心中一阵恶心。

    可显然,洪承畴没有打算放过他。

    当天晚上便有人来通禀,说洪承畴要见他,还是单独接见。

    “就说我不空。”杨兆并不想应约,敷衍的对来人说道。

    “洪参政说了,若是什长不去,那便他亲自来拜谒。”传令兵一五一十的将洪承畴的原话复述了一遍。

    杨兆自然是没有脸大到要正四品的朝廷大员亲自来见自己,若是那样光是王元化那边都得扒了自己的皮,只能无奈的说道:“行,待我收拾一二,便去拜谒。”

    看着怏怏不乐的杨兆,赵平戎确是不解了起来。

    “洪参政如今是陕西官面上的红人,营中的将官没有不想跟他亲近的,如今如此厚待老大,为何俺看老大您却不想跟他有所往来?”

    攀附上洪承畴,那真的未来一切都是有可能的,榆林的那帮子将门哪个不是都攀附了文官的?便是当初戚少保,也是跟张居正打的火热,作为军汉,没有一方文臣为你保驾护航,你是走不远的!

    “洪参政确实对我有恩,但这个人心思深沉,不可深交,如今施恩于我无外乎是看我有用,若是日后于他无用了,便是弃之如鄙履了。”

    杨兆叹了口气摇头说道。

    “老大你是不是多心了?俺看这洪参政今日讲的却是极好,俺看他倒是像个清官,值得托付”赵平戎还是不能理解,毕竟洪承畴今天的表现确实打动了这些士卒们的心。

    “知人知面不知心,日后你便知道了。”

    杨兆没法跟赵平戎解释太多,束上腰带,摘下佩剑,仔细的将绑腿扎好,便准备去洪承畴那里拜会。

    “高瞎子回来后,要他仔细检查内务,尤其是武器、甲胄,若是有损坏的即刻报于我,这些都是要命的东西,决计不能轻视,明白吗?”

    明天就要动身了,杨兆还是叮嘱了赵平戎一番。

    “放心吧,老大,也不是第一天跟你,这些事情自是清楚的很。”

    “也不知道这个高疯子又跑哪里去喝酒了。”杨兆嘀咕了一句,然后便紧了紧腰带,便跨出了军帐,去洪承畴那边报道去了。

    洪承畴的军帐跟普通士卒没什么差别,就是相比而言更大了些,门口站着两个全副武装的卫兵,手里握着长枪,看着杨兆眼神便警惕了起来。

    “站住!”见杨兆要进军帐,两人当即呵斥道,用长矛阻挡杨兆进帐的路。

    杨兆还欲解释,就听到里面传来洪承畴的声音:“让他进来,是我的客人,不得慢待。”

    两个卫兵,闻言表情依然肃穆,只是收了长矛,拱手说道:“军令难为,还望见谅!”

    杨兆自是知道军队中的规矩,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心中却是暗自惊叹,看着俩卫兵的站姿,还有机敏的眼神,一看便是数一数二的精兵,这可不是绥延的兵,而是洪承畴带来的兵,若是洪承畴调教出来的话,足可见此人的军事水平。

    掀开军帐,便见洪承畴正坐在主位上,已经褪去了官袍,身上就是素白色的衬袍,头上戴着方巾,身后还披着一件外衣,手上拿着一本书,双目正目不转睛的看着。

    “杨什长来了?随意坐吧,毕竟是在军中,也就没有茶水伺候了。”洪承畴并没有看杨兆,自顾自的说道。

    “是”杨兆也没有矫情,寻了个稍微远些的位置便坐了下来,于本心来劲,他对洪承畴有相当的防备感,毕竟在历史上,这个人确实是个危险的角色。

    “这些座位都没有人,倒是也不必做那么远”洪承畴许是注意到杨兆的举动,抬头看向杨兆,将手中的书放了下来。

    杨兆闻言,也不敢顶撞,只能往前挪了挪,做到了洪承畴的右手。

    “倒是奇怪了,其他人都是上赶着巴结本官,倒是你,似乎还有所忌惮本官,难不成本官是吃人的老虎不成?无论怎么说,此番你能全须全尾的出来,都是有本官一份功劳吧?”

    洪承畴笑眯眯的抚摸着下颌的胡须说道,就是这笑容看的杨兆不寒而栗。

    “属下不敢,救命之恩”杨兆当即起身,抱拳便要说些感谢跟奉承的话,可洪承畴没有给他机会,抬手示意他不用说。

    “这些客套话就不必说了,本官今日找你来,并非为了听你一句感激。”

    洪承畴缓缓解释道,杨兆闻言一怔,全然不知道洪承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见洪承畴缓缓用手拿起桌上一直在看的书,开口问道:“此书可是你所做?”

    杨兆这才看清楚洪承畴手上的书,那书显得颇为破败了些,扉页上歪歪扭扭的写着“练兵小得”四个字,字不好看,一看便不是什么饱学之士写的。

    “这大人如何得到此书?”杨兆颇为错愕的问道。

    这本书确实是他写的,当初戍边的时候,百无聊赖,于是索性就买了些纸张来记录自己每日的生活,跟一些练兵的体会,自然这种练兵体会就大量结合了他在后世的一些经验积累,也就让洪承畴看的耳目一新。

    “你那两个袍泽兄弟,当初为了救你的命,将此书献给本官,本官仔细研读一番,发现其中的一些观点看法,确实有趣,你且如实告诉本官,是否是你本人所写?”洪承畴盯着杨兆问道,凌厉的眼神仿佛要将杨兆剖开了看看。

    确实由不得洪承畴不惊愕,起初他只当是能粗略识几个字的武夫写的一些日记,却不想里面的内容让他大跌眼镜。

    杨兆在后世虽然没能长期在部队扎根,但好歹还是做过两年大学生兵的,其中一些体会在17世纪的中国,还是耳目一新。

    比如杨兆在里面提出的特种作战理论,游击战理论,运动战理论,都是让洪承畴颇为震撼的东西,这些玩意儿在这个时代很超前,但杨兆也根据自身作战的经验做出了补充和删减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