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7回  一帘风月挂九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不到一个时辰,戳穿一场不知何人策划的阴谋,让在场的官员们一时语塞,无颜求情。

        但,既问出对国公府的算计,已非私事,不宜动用私刑。

        元昭也爽快,见廷尉司的右监在,就把人让其带回廷尉司审问。还有那名孩童,被掐晕了,并未鸩杀,也被廷尉司一并带走。

        众人见孩童无事,这才对她有所改观。

        有性情耿直的官员始终不赞同她用刑,说既然她察觉容氏有问题,理应提出来,让官府去审理。否则,万一她在府里动用私刑问不出来,岂非冤杀无辜?

        “怎会冤杀?”元昭漠然道,“杖杀外室乃族规,问出端倪属偶然。”

        与诸位官员理论纯属浪费时间,办事要讲究效率,能动手尽量不要动嘴。估计幕后之人也没想到,她敢在自己兄长的灵堂前对一名外室用刑。

        当天在场的官员已经不知该怎么形容她,离开国公府的时候三五成群,要么一味摇头,要么窃窃私语。

        流言传得很快,不到半炷香,国公府的事已传遍宫中。

        人人都说少阳君生性凶残,冷酷无情。与其暴君叔公不相伯仲,劝永昌帝慎重对待。

        事关国公府,又是元昭亲自动的手,永昌帝不予置评。

        至于说她生性凶残,冷酷无情,这话有失偏颇了。她兄长是遭妾室暗算没了的,对这名外室的来历有质疑很正常。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他倒认为元昭此举果断,永绝后患。

        不愧是将星。

        ……

        皇帝对少阳君的作为不闻不问,反而命廷尉司对容氏严加审问,臣子们弹劾她的折子也被驳回。大臣们纵有非议,除了私下里气愤质疑几句,别无他法。

        而容氏,据悉,她在国公府被打得太重,进廷尉司撑不过两天人就没了。

        那两天她一直在发热昏迷中,廷尉司无从问起。

        再一次让人死在廷尉司,对方又是算计国公府的一名疑犯。有心为难北月氏的罪名他们是脱不掉了,廷尉官吏们分外无奈。

        少阳君对进了廷尉司的犯人一向不闻不问,看似习惯了,就怕她记在心里等秋后算账。

        另外,始终有大臣认为她手段残忍,不讲武德,必遭反噬,时机未到而已。

        众说纷纭,各有所虑。

        整件事情中,唯独大长公主凤氏受伤甚深。一觉醒来,方知那名声称是她儿子外室的女子已被嫡女杖毙,那名肖似儿子的孩童也被廷尉司抱走查问底细。

        北月彦的妻妾中,她生的儿女最多,三儿一女,人人夸她是个有福气的。

        如今,她的三个儿子已故其二,女儿嫁人多年至今无所出。她到底做错了什么?上苍要她接二连三地承受丧子之痛?

        是她嫁给北月氏的原罪?还是母族容不下她的孩子?

        又或者,果如外人所言,嫡女是皇家的将星,却是爹娘和兄弟的灾星?嫡女出生前,一大家子安然无恙,大姊姜氏亦无所虑,温柔婉约。

        自从嫡女出生,一切就变了。

        从杖杀外室的那天起,大长公主一直神情木讷呆滞。在镇西侯出殡那天哭了一场,之后持续呆滞木讷。

        她不知孰对孰错,只知道自己仅剩一个儿子了……

        坊间有传,那是少阳君煞气重的缘故,是她立下的杖杀外室的族规连累了庶母,太造孽了!

        无论外间如何谣传,元昭一概不理,继续训练自己的亲兵和皇家亲卫。

        ……

        永昌四年十月,大长公主亲自呈书面圣,恳求永昌帝为自家嫡女太和公主赐婚。消息传出,引来百官哗然,不知大长公主这是闹的哪一出,莫非是内讧?

        国公爷惊闻,连忙登门求母亲收回成命。

        遭到大长公主的冷拒,说嫡女长年许久,该尚驸马了。无论她尚的哪家儿郎,一旦成亲,便是别人家的人了。

        她的命再硬,克的也是别人家。

        大长公主的态度非常强硬,信誓旦旦道,如果嫡女不嫁,她便自缢,实在不忍心看着唯一的儿子再出意外。

        这番话传到长住东郊的元昭耳中,凭几的扶手卟的一下轻响,已被捏得粉碎。

        自古以来,儿女的亲事由长辈作主,她的意愿不重要。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