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章 星星之火(二)  寡人刘玄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备如何敢拿郑公打趣?郑公所言不差,这北海国的朝中确是容不下这许多读书人。”刘备笑了笑,“只是谁说读书人定要入到朝中的?”

    “数十年间辛勤读书,莫非只为了踏上仕途不成?”刘备笑道,“备以为不当如此。”

    “读书人读书,当是为天下人而读书,而非是为了自家一人而读书。”刘备沉声道,“若有利于天下,性命尚且可不顾,又如何能单单钟情于仕途!”

    “大丈夫读书,当为天下!”

    郑玄把手中的汤碗放下,将还想康慨激昂演说一番的刘备拦了下来。

    他笑道:“莫要说这些大仁大义的湖弄言语,我当年说这话的时候,你还不知在何处的泥土里打转。”

    “这些所谓的大仁大义,是读书人所言不假,可却非是说给读书人所听。”郑玄之言倒是一针见血,“倒是有一句言语才算带着几分真心。”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郑玄笑道,“若是连自身都顾不得,还谈什么匡扶时局?以一身之身死,成就大义之名?如此人物,固然当有,却不可多。”

    刘备摸了摸鼻子,倒是忘了眼前的郑玄是个见过世面的老江湖,而且此人与卢植不同,自来不曾出仕。

    “郑公所言有理,其实备是想组织国中之人教蒙童读书识字。”刘备笑道。

    原本想抬手拿起一旁竹简的郑玄闻言手上动作却是一停,抬眼打量着刘备,“你可知此事之不易?”

    刘备正襟危坐,笑道:“知道。”

    “你欲在国中教幼子启蒙,其中难处不少,其一便是如今书籍多在世家手中,所谓诗书传家可自来不是一句简单言语。昔年袁家便是凭着京氏易才能逐渐而起。”郑玄正了正身子,“你欲在国中行此事,只怕会开罪那些世家大族。”

    刘备笑道:“郑公所言都是些高深的学问,那些乡间少年能学懂这些的最多十之一二。备设此学,也非是为了让他们人人皆成读书人,只是希望他们能识文字,懂计数罢了。”

    还有一点他不曾也不可和郑玄言语。

    纷乱将起,世道变局,天下最强有力之人,已然不会再是世家,而是手中持刀之人。

    “即便世家你可不在乎,尚有两处玄德还须思之。”郑玄沉默片刻后还是开口道,“其一,我门下弟子虽多,他们也多会听我一言。可他们多是穷困出身,即便是不入仕途,可也总是要养家湖口的。”

    昔年郑玄自家教学之时便曾因穷苦而亲自躬耕于田间,既已吃过此中的苦头,他自然不希望自家门生也是如此。

    “还有一事,如今乡里少年极少读书,固然有世家垄断书籍之故,可国中之民贫困,家中少年稍稍长成便要相助家中农事,也是他们极少读书识字的缘由之一,此事玄德又可有考虑?”郑玄开口问道。

    郑玄到底是久居乡里之人,开口便问出了此事的两个难处。

    “郑公所言极是,这些备自然也有所考虑。”刘备笑道,“其一,对那些愿意前往乡里教书的士人,他们每月的钱粮国中自会供给,而且只多不少。”

    “一来是为了能让更多士人参与其中,二来也是让那些还不曾读书的少年,知道这教书育人也是一门好差事,让他们于读书一事更有些希望。”

    “至于那些进入乡里书塾之中读书的少年,国中自会管下他们每日的饭食。若是在书塾之中表现出众之人,国中也会奖励钱财粮食,以作激励之用。”

    “如此安排,只怕要用掉国中不少钱财。”郑玄问道。

    支应一国之事,自然所用非小。

    “今日所支,也是为他日所得。总归是值得的。”刘备笑道。

    郑玄听闻他的言语,沉默良久,最后才开口,“此事虽是难得的好事,可种在今日,只怕收获却在他日。而且此事非是一日可成,稍有变故,说不得便要半途而废。”

    “玄德如此作为,所求者为何?”

    刘备笑道:“事情到底会如何,总是要试上一试的。”

    “今日星星之火,说不得他日足成燎原之势。”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