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 提亲  夜谭之叶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7提亲

    宜兴,拥有两千一百多余年城建史和七千多年的制陶史,以陶瓷工艺闻名。

    陶器发明创造于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成熟于晋宋,大放异彩于明清。宜兴的陶器采用丁蜀镇黄龙山的特有陶土烧制,称为紫砂壶。宜兴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原料为紫砂泥。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传承五百多年,不断有精品传世,名家辈出。

    紫砂壶泡茶有透气留香的好处、紫砂出自禅寺具有茶禅一味的文化气息,这增加了紫砂壶高贵不俗的雅韵,使得紫砂壶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通常的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供春。“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

    “你觉得这样做可靠吗?”阿蜀望着沈叶嘉的眼睛问道。

    “戚继光大人的话难道你还不信?再说了,给皇上打扫御书房的小太监确实是可以将御书案上的奏折倒换一下位置的,这对他来说就是举手之劳。”

    “那也难保他哪一天不把这事情给忘了,或者不归他当值的那一天有别的小太监动了皇上书桌上的东西可怎么好?总归是判了斩监候的,这可儿戏不得!”

    “放心!戚继光大人说了,呈送给皇上的折子都是有先后顺序的,太监们不敢擅自乱放。尤其是皇上御批问斩的人犯,每季度有定额人数,都是按照上奏的顺序,这是有御笔监专门的太监负责的。”

    “我还是感觉到心里慌慌的,也不知道为什么。”

    “有戚继光大人的面子,还有我的银子加在一起料想总是有用。昨天我已经将送给大人和那小太监的银票都封好,着人送去京城了。再说了,难道你还有别的更好的法子?”

    “这样做变数还是有点大,总不如改判的好。”

    “你要知道伯父做的事情实在有点大,当今首辅大人都亲自过问了,这是翻不了案的。”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只是我家里现今已是家徒四壁,实在再拿不出打点的银子来,我打算将这宅子卖了,还了你的钱,剩下的用来做日后的打点用。那小太监有戚继光大人的吩咐,又得了你的银子,目前是会定期将父亲判斩首的折子向底下挪。可日子久了,他就会懒得再理会这事情,还得要继续打点的才好。”

    沈叶嘉看着阿蜀颦起的眉头,突然觉得她从未有如此好看过,他不由抬起手将阿蜀前额几根散落下来的发丝捋了一下。

    “你看这样可好,你家的这座宅子就卖于我,就算还了我之前花出去的银子,今后要送的,我会每过些日子就给那小太监送去。至于你,阿蜀,你就继续住在这里,我若闷了,就来自己的宅子,你跳舞给我看。”

    阿蜀的眼睛一红,她看着沈叶嘉轻轻点了点头,那眼神中多了几许情意。

    “少爷!井上原家的小少爷派人送信来了!”

    一大早,蔎儿伺候着沈叶嘉洗漱完毕,小厮丁儿手里拿着一只木匣子走进沈叶嘉的卧室。

    “拿来我看看。”

    沈家因为朝局的变化已经有几年未曾与东瀛井上原的茶庄有生意往来了,今年的朝局再一次起了变化,因为去年夏天首辅张居正死了。

    自打张居正死后,束缚在万历皇帝身上的那根无形的枷锁断了。要知道万历皇帝继位时才年仅十岁,朝政全在张居正一人的手中,若说是权臣,张居正可谓大明朝第一。

    万历皇帝母子在张居正的庇护下得以坐稳江山,万历自然从小就对这位首辅大人心怀敬畏。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渐渐对张居正的刚愎生出不满,如今张居正已死,小皇帝便在众多官员的建言下废除了诸多张居正时的改革措施,这首先废除的就是朝廷对官员们的考成之法。

    考成法废除后不出半年官场贪墨成风的陋习又如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较之从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江浙诸地的茶商们又纷纷重拾起茶叶走私的买卖。

    “蔎儿,打开来看看里面有什么?如何送了一只木匣子来。”

    蔎儿撬开封着木匣子的红漆,打开了匣子,“少爷,这里有两封信,还有一把奇奇怪怪的陶壶。”

    “拿来我看。”沈叶嘉取出匣子里的两封信放在了桌子上,又拿出了匣子里的那把陶壶。

    “这把壶看上去粗粝的很,全不似咱们的紫砂壶细腻雅致。却不知井上家的少爷为何送给咱们这样一把壶。”蔎儿又看了一眼沈叶嘉手中握着的壶说。

    “这是古人的工艺,你不懂。宋朝时东瀛有个叫荣西的禅师从咱们这里带回去了许多陶壶的图形,他们将那些壶型烧制到了现在。之前带你去东瀛时,井上原家里就有这样的壶,你没注意。”

    “我只顾得瞧热闹了!不过古人的工艺做到现在全没有改进,这东瀛人也是一个执着。”

    “东瀛人就是这样,认准的事情就不会改变。”沈叶嘉又仔细看了看那壶上面的花纹,“这花纹还算精巧,是兰花,阿蜀喜欢。”

    说着沈叶嘉把陶壶放在桌子上,拿起了那两封信。“蔎儿,挑今年刚收上来的吓煞人香那上好的包成一包,我要连同这把壶给阿蜀送去。她最喜欢喝这早春的吓煞人香,要专捡那单芽的莲心,要毫多的!”

    “少爷,您莫要怪蔎儿多嘴,您和阿蜀姑娘两情相悦,为何不说一个媒人,将您二人的婚事定了,您也老大不小了,成个家总归有人心疼您。”

    “你这厮多嘴!阿蜀喜欢跳舞,我若与她成亲了,怎可能还看着她出去跳舞给人看!”

    “我看就是阿蜀姑娘一直在等着您说媒。您说这跳舞这事情,她跳给您看还不是一样?在这院子里跳还不是一样?左右是姑娘喜欢的事情,她跳她的便好,您不干涉不就行了?只要她不去跳给旁人看就得了呗!”

    “你不懂!那样的舞姿若是无人欣赏叫好,又有什么趣!阿蜀是生来跳舞的精灵,我怎好将她拘在我一人之处,归我一人所有?不过你这小厮说的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沈叶嘉打开第一封信,这封信是井上原写给沈禄的,信里说现今民间的茶叶外运生意已经慢慢恢复,他想继续订购沈家今年的春茶并随信附上了茶叶的名称和数量。第二封信是内藤如安写给沈叶嘉的,信里述说了别后他对沈叶嘉的想念,希望沈叶嘉能够再赴日本,二人可再度把酒言欢,还说将自己收藏的一把荣西法师亲手制作的陶壶送与沈叶嘉,以示自己对沈叶嘉的友情。

    “去找一只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