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庙堂江湖 第九十九章,乱臣死,高功出  剑道藏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了胎气,导致胎儿早产,加之她长时间体力不支,过程异常艰难。

    赵励威割断内衬白衫为痛苦狰狞的爱妻擦拭冷汗,两人紧握的左手已被叶琼无意识划破,纤细五指如钩,深陷赵励威手掌之内,血掌模糊。

    他浑不在意,更是懊恼自责帮不上忙,若是可以,他愿承受爱妻所有的痛苦。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密林间分秒如年,除了女人痛苦呻吟,便是男人哭腔安抚。

    “呱哇!”

    良久之后,一声婴儿啼哭响彻四方,遮盖了一切,杂音戛然而止。

    赵励威拾起羊水与血水掺杂的胎儿,柔声道:“小琼,是个男孩!”

    虚弱至极的叶琼露出一抹慈母微笑,神情闪过一丝不舍得的留念,双眼开始无神闭合。

    “小琼!”

    赵励威大急,抱着胎儿单掌灌输真气,见无济于事,将婴儿放置盘腿,忙换双掌疯狂输入真气,她身体依旧如油灯枯寂,河水泄漏,直至彻底没了气机。

    睡梦中的赵正立极力想要挣脱转醒,他心在抽搐,道心如他宗师境也无法克制两行仇恨之泪,因为这一切都是映射着父母亲身经历。

    事发突然,赵励威无法接受,真气源源不断输入,神情错乱的重复:“小琼只是睡着了!小琼只是睡着了!”

    半个时辰后,婴儿的啼哭唤醒了精神错乱赵励威,他如丢了魂儿一般木讷抱起哭泣的爱子,心如琉璃般支离破碎,老泪纵横的与婴儿一起嚎啕大哭,肝肠寸裂。

    那美人榜第一甲的叶家千金就这样潦草结束一生,他有恨,不共戴天之仇。

    破碎的心传来窒息的疼,仿佛被仇恨之手紧攥!

    密林之中又响起婴儿啼哭,男人嚎啕,只是唯独少了女人痛苦呻吟!

    瀛洲主峰的闭关室内,紧闭双目的赵正立在无声哭泣。

    ——

    一座矮矮的坟冢前静立着战甲破烂男子,他将打底白内衫制成襁褓包裹着婴儿。

    背影萧条,神情孤寂!

    “乱臣贼子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远处追兵赶来,男子红肿眼睛只是轻蔑扫了眼来者几人,那几人便生生止步数丈外。

    他们自己都不记得是第几批追兵,在此之前已经死了数十波人,若是单纯追赶,他们早已赶来,只是不敢再贸然以身犯险,得等甲胄军队靠近才敢出头,而甲胄行进速度缓慢,自然很长时间才能追上,这才给赵励威在密林留下足够时间。

    此刻那几人见新土坟冢,明显感觉来的不巧,再瞧见他无任何生机的死亡凝视眼神更是生怯。

    几人互看一眼,极为默契后撤。

    赵励威并未追击,一个闪身消失密林山野。

    ——

    傍晚的南方清凉幽静。

    青山间,一座不知名的隐世道观之中,两道身影对烛而坐,烛火闪闪,将两人影子投射在夯土墙壁。

    一人破甲烂袍,浑身浸染的血迹已成黑褐色,对面是个灰白鬓发的道士,高束发髻,窄袖道袍,穿扮异常随意简单。

    破甲烂袍的男子正是赵励威,他缓缓从怀中递出内衬白衫包裹的婴儿。

    道士小心接过,顺带问了句:“取名字了吗?”

    赵励威沉思片刻,轻叹:“世道混乱,希望他能自立,就叫他赵立吧!”

    道士又问:“你真要孤身前往?”

    赵励威叹道:“小琼不能白死,家不能白抄!”

    道士情绪难得出现波动:“去吧!”

    暮色中,灰白道士抱着婴儿目送消失黑夜的赵励威。

    透过月光,看清那灰白道士模样,正是当朝庙堂三圣,赵天师,赵洪云,只是模样要年轻很多。

    当晚他抱着襁褓婴儿下山挨门挨户讨要孕妇母乳,吃闭门羹也是常态,好在有那么一家半户动了恻隐之心。

    接连三两日更是成了毗邻山村笑谈,终是没饿着襁褓婴儿,他也不白拿,临走之际都会悄悄塞些铜板以做答谢。

    第七日,京城传来惊天消息,大周皇帝遗诏,传位归于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尉宋庆元,次日便登基称帝,改朝为“庆”,为普天同庆之意。

    与之相伴的还有几大重磅,新帝为顺天意,服民心,举数万兵力,以及修道人士讨伐暗杀大周皇帝的乱臣贼子赵励威。

    孤身纵马,连战三日,生生在万军之中被活活耗死,其身躯立于尸山血海之中而不倒,怒目圆睁,手中长枪直指京城方向,震慑万军半个时辰不敢存进。

    不少手握实权的节度使自是不信大周皇帝遗诏,开始割地称王,不认篡位新帝,两者与新朝廷之间展开各项斗争。

    而这些政变对寻常百姓无伤大雅,那几个挨着道观的山村只知道突然没了抱着婴儿讨要母乳的道士,日子好似又回归正常,后来有个柴夫在山上发现那道观,却早已人去楼空。

    不久之后,龙虎山来了位怀抱婴儿登山的道士,灰白鬓发,看不出具体年岁,只知道他登山一半,龙虎山掌教张德陵便亲自下山迎接,入了龙虎不久授予他“客卿天师席位”。

    三月之后,这位龙虎客卿天师再入京城,高功造化,独到见解,深得新帝宋庆元赏识。

    在一个雨夜,那位新朝高功道人怀抱三月有余的婴儿深入蜀地,在青城道观门前留下信件与婴儿赵立闪身离去。

    至此以后,幽静青城山半夜多了婴儿啼哭,白天有了稚嫩欢笑。

    经李掌教推算,婴儿为天人转世,与青城山有着不解之缘,将其收为第七徒,按照“忠正演金科”排辈,刚好“正”字辈,添字为“正立”。

    而那高功道人赵洪云在庙堂为新朝庆国献计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