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5章 最终一战(大结局)  农家状元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京城以南百五十里,平原,深冬。

    天上未有飘雪,地上则是积雪盈尺,地平线的南北,两支军队缓缓移动,打着的旗帜却都是“大誉”二字。

    这一幕当真是滑稽无比。

    不过陈平却没心思想那些,他此刻正全神贯注的盯着对面的敌军。

    楚王,我来了!

    两军交战,最重要的往往不是什么武器装备、将领水平这些东西,正所谓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直接的东西,越是事情的本质。

    打仗,打的其实就是一个士气!

    狭路相逢勇者胜,若是没有士气,全军上下都弥漫着一股怯战心虚的气氛,就算有再好的装备,再优秀的战术,也都是空谈。

    而能够影响士气的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历史上有单纯为了银钱而士气高涨,击败强大敌人的,也有单纯因为信念加持,而击败敌人的。

    陈平对此深有体会,所以他用尽了一切可能将自己麾下这支军队各方面可能影响士气的准备都做到了极致。

    有江南怨种提供银钱,有石嘉洛提供大义名分,有他自己约束军队凝聚民心,有罗砺李峰等人提供管理军队和指挥打仗的经验。

    除了这些之外,陈平还有一颗甘愿与底层士兵同吃同睡,爱民如子的心。

    这些因素单拎出来每个都算不上太重要,但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质变。

    在陈平的视线当中,己方军队虽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州的厢军,但此厢军非彼厢军,中州本就比江州要民风彪悍一些,所以这里的厢军也自然强上三分。

    再加上有多重因素叠加,纵然此前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阵仗,但在讨伐楚逆,恢复王化的旗号下,亦是涌现出了罕见的战意。

    而在这些厢军之外,四千精骑和四千乾州子弟兵组成的主力才是陈平的杀手锏。

    这几支人马,都在罗砺与李峰的指挥下井然有序的负责自己的任务,更是对敌人可能的进攻方式预备了多种应对方案。

    反观对面,楚王的指挥不能说很糟糕,至少也得是一团乱麻。

    等到两军碰面,开始交锋之时,更是直接显现出了差距。

    “尔等身为大誉将士,为楚逆所鼓动,现在要自己人杀自己人吗?”

    “若是就此放下武器,一律赦免无罪,顽抗者,格杀勿论!”

    陈平这边,劝降的口号被喊了出去,这是心理攻势。

    在这之外,罗砺还十分敏锐的察觉到了对面的军心不稳,于是果断下令将左右骑兵尽数压上,在劝降口号喊出去的同时,用骑兵队敌人形成半包围的态势,配合心理攻势压迫敌人。

    这些都是战术层面上的,至于最直接的交战,倒没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箭矢横飞,长枪互捅,偶有几个悍勇之士瞅准空隙冲入敌阵,或是大杀一番被长枪桶成刺猬,或是被同样悍勇的军士发现,捉对厮杀。

    眼看着陈平的两翼骑兵呼啸着扑了过来,被楚王委以重任负责抵御陈平的将领登时就急的满头大汗。

    他手里是有骑兵不假,可那些都是楚王的宝贝疙瘩,留着在关键时刻用来护送自己逃命的,焉能在这里押上去和陈平对拼?

    即便是打赢了,骑兵损失个七七八八他也得被楚王责罚,万一打输了那就完了。

    所以,即便手里也攥有几千号骑兵,楚王的这位好将军也只是眼睁睁看着陈平的骑兵对前方鏖战的楚军步兵完成了合围。

    看到这一幕时,陈平甚至有些不敢相信对方的将领是怎么想的。

    当然,如果他知道的话,恐怕会直接笑出声来。

    因为对方想的是让被包围的楚军步兵与骑兵里外夹击,反过来吃掉他的骑兵!

    这种脑洞大开的想法不是一般人还真想不出来。

    紧接着,陈平就看到楚军的骑兵动身了。

    然而,陷入重围的楚军步兵似乎并没有能够坚持到他们的骑兵赶来,更别提配合骑兵一起攻击突围了。

    在这关键时刻,陈平赶忙打马,陪着石嘉洛一起出现在了战场之上。

    身边有猛士高声呼喊:“先帝长子晋王殿下在此!”

    “吾乃晋王石嘉洛,为父兄报仇,讨伐楚逆,跪地投降者皆可免死,否则,概不放过!”

    石嘉洛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周围士兵见状立刻挥舞起手中大旗,并伴有隆隆鼓声以及沉重号角声。

    与之一同发生的,还有余下的所有人马,在这一刻都齐齐涌了上去。

    陈平把所有筹码都推上了战场,一旦失败就将满盘皆输,但他已经没有退路!

    这一下带来的压力,让处在包围之中的楚军步兵再也承受不住了,呼啦啦的就如排山倒海一般放弃了抵抗。

    这种行为极具传染性,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楚军的前锋步兵不是被杀就是跪地投降。

    而原本还在试图跟陈平的骑兵掰掰手腕的楚军看到这一幕,立刻调转方向朝身后京城疯狂逃去。

    在他们之前,那位楚王的好将军其实已经先走一步了。

    陈平没有退路,楚王还有,就算野战打不过陈平他也可以死守京师,而就算京师守不住,他也可以往北跑投靠北辽。

    从表面上来看退路多似乎代表着安全,但仔细想想就能明白,退路意味着不会尽全力,意味着凡事都会存在侥幸心理。

    这种心理干别的事或许还能凑合,但放在打仗上面就纯粹的是自欺欺人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古人诚不欺我!”

    战斗持续的时间不长,甚至可以说短促至极,但在此之前的对峙与互相试探却足足有好几天。

    前期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是为这一刻。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