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1章 功利和博爱皆为真  农家状元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31章 功利和博爱皆为真
    作为一个读书人,陈平非常相信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个道理。
    所以出风头这种事情他一向是不喜欢干的,之所以在外人看来他这么的爱出风头甚至是木秀于林,那不是被迫为之就是实力如此。
    对此陈平可以说一点责任都没有,所以他也不是很能理解北岳书院和溪华书院这京城两大书院的学生集体到他家门口问候的行为。
    自己就是在乾州胡诌诌了几句,乾州的士子们相信也就罢了,你们这些在京城读书的应当没那么单纯,对吧?
    事实证明,陈平猜错了,他还是低估了一门逻辑可以自洽、宣扬深得人心同时又新颖的思想学说的影响力。
    到了大誉朝这个时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先唐时期由韩愈为首的思想家们所推崇的天命论以及封建纲常不断受到冲击,同时被指摘出各种漏洞,已经无法满足上到皇室朝廷下到士人百姓的需求。
    而新的思想却迟迟没有酝酿出来,或者说还没有被一个集大成者给整合出来。
    陈平在乾州不经意间的一次讲学,宛如在一团干燥到不能再干燥的柴火中,点起一抹火花。
    起初还没有人相信这点火花能够燃起滔天巨焱,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终是有目光敏锐者察觉到了这一变化。
    北岳书院院长,即是这样的一个人。
    “院长,今日休沐陈平这厮不在府中读书格物,出门与好友相聚必是花天酒地,如此放浪形骸之人焉能有大儒风范?”
    “是啊院长,我北岳书院与溪华书院数百士子前来拜访,院长您也屈尊驾到,陈平仍旧置之不理,态度之桀骜可见一斑呐!”
    北岳书院吴院长听着耳畔年轻学生们的话,神色不动,依旧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等待。
    而在周围街道上,已是挤满了围观的百姓,对于京城百姓来说官员出行不是奇闻,可这书院子弟拜访某人却是稀奇得很。
    “这些书生公子为谁而来?这大太阳的,都站了三刻钟了,啧啧!”
    “听说是要见陈状元,你没听说吗?陈状元在乾州讲了半个月的学,听学的乾州学子有上千人之多呢!”
    “什么?我没记错的话陈状元还没到二十,连冠都没加吧?”
    当陈平靠近自己府上的时候他就被周围的百姓发现了,沿途有不少百姓争相呼唤他的名字,这让陈平感到压力倍增,因为他已经能眺望到自家门口那乌泱泱的一堆人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粉丝见面会呢。
    一路马车漂移冒着被言官弹劾的风险回到了家门口,陈平喘着粗气下了车,身上穿着的还是打底的常服,刚下车四周士子就围了上来。
    陈平吓了一跳,直到一个老者从人群中走过来。
    “陈大人,老夫北岳书院院长吴长洲,问得陈大人在乾州讲学之内容,特来拜访。”
    “吴院长安好,本官并非有意怠慢,院长请入府一叙。”
    陈平平复着心情伸手邀请道,然而吴长洲却含笑摇头,朝西边一指。
    “陈大人若不嫌弃,可否随老夫前往书院一遭?院中士子上千人,都想听一听大人高见。”
    陈平很想拒绝,但是看着周围目光炯炯几百号年轻气盛的士子,他觉得自己最好还是秉承一下尊老爱幼的传统。
    看这吴院长少说也得六七十的人了,人家亲自登门还带了这么一般徒子徒孙,怎么好拒绝呢?
    陈平表面淡定的点头,心里着实忐忑,我要是讲的不好他们该不会不让我走吧?
    就这样被请到北岳书院后,陈平在吴长洲院长的陪同下来到书院最大的一处学宫之中。
    “陈大人,请为北地士子授业解惑。”
    吴院长态度十分的平易近人,陈平也算是明白了,他在乾州的那番讲学恐怕真的意义非凡!
    这次北岳书院讲学是逃不掉了,即使陈平无心做什么大儒,但火是他点的,放任不管自是不可能。
    何况这也未尝不是一次机会,陈平也想知道自己能否在大誉整合创造出一门堪比后世程朱理学那等地位的思想学说。
    理清了思路过后,陈平对吴院长微微作揖,便登上了讲台盘腿坐在蒲团之上。
    在他面前的是北岳书院与溪华书院上千学子,而在一旁则有以北岳书院院长为首的一众高士雅贤,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压力很大啊!
    陈平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最后一条思绪归位,淡定地抿了口茶水开始讲学。
    “自前唐以来,诸往圣先贤所倡之学说渐不适用,余......”
    大誉朝的时代是与南宋相当的,然而本该在南宋出现的程朱理学却并没有在大誉出现,究其原因陈平认为应当与五代十国后历史的偏离有关。
    历史上北宋灭亡后,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仅军事上持保守,就连思想上为了安稳朝廷偏安正统性缺失加之苛捐杂税引起的民变,也大行保守之风,程朱理学在南宋的兴起与之有很大关系。
    而如今的大誉朝立国以来,没有如宋朝那般被北方胡虏长驱直入颠覆掉,而是一直固守山河,这样的环境下哪有多少理学生长的土壤?
    所以陈平的学说思想并不是照搬理学,何况他对程朱理学的核心实在不喜,那套理论用来给南宋这样的偏安小朝廷续命倒还凑合,但是对眼下的大誉来说,这并不是上佳之选。
    大誉立国一百多年了,需要的是心学这种改革弊病破旧立新的新思想,只是鉴于时代原因,陈平还是选择将心学与理学糅杂,以心学为主体辅以理学中安定社会的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