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0章 走水  农家状元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80章 走水

    凌州,琮邢府城。

    官府张贴告示之后几天也没见“土匪”杀来,周遭的乡村百姓这才放下警惕,奔走相告互相庆祝又躲过了一劫。

    恰逢此时,知府衙门前贴了上新的告示,同时还有衙门胥吏站在一旁大声宣布。

    “上月初旬,本州私运大案为贼所困不得追查下去,全赖陈平陈公子自京城不远千里赶来相助,方才没让贼人得逞,陈公子乃今岁春闱...”

    这则重磅消息出现没多久,满城百姓纷纷震惊到怀疑官府是不是在胡扯。

    毕竟人家一介会元,文曲星般的人物会放着京城殿试不管来凌州?怎么想怎么不合理。

    在城内百姓对此事讨论的沸沸扬扬时,知府衙门内,杨安国拾起一块枣糕送入嘴中,声音模糊的说道。

    “这就把身份公之于众,不怕后续的影响吗?而且,你不出面外边的百姓未必会信哦。”

    陈平很认可杨安国的话,不过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学生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皮休,我在凌州我还没走。”

    “至于百姓不信,这对皮休来说应当是个利好的消息,引蛇出洞总要给点诱饵不是吗?”

    陈平面色如常,说话时表情依旧仿佛在谈论什么家长里短一样。

    皮休,这个困扰了他十年的混蛋此刻就在眼前,为了抓住他这些许的危险又算得了什么?

    敌在暗我在明,那又如何?只要露出的破绽够大,陈平不相信皮休会不上钩。

    杨安国咀嚼着枣糕,眼神在陈平身上细细打量,心中感叹道好魄力,年轻人中不乏有壮志凌云魄力非凡者,但却大都是粗心大意不通事故,年长者则是相反,而似陈平这等兼具两者之长的,杨安国活了五十余载尚且是头一次见到。

    从最初陈平来到凌州出现在他面前,再到如今陈平帮助自己解决危机,杨安国对陈平的感官也从一个读通圣贤书的士子,变成了大誉一颗冉冉兴起的新星。

    杨安国有些遗憾,如果他晚生个二三十年,便能赶上时代与陈平这等天纵英才一同挥斥方遒,舒展理想。

    可惜,他已经老了。

    “老夫年轻的时候,可没你这么多花花肠子,都说你出身乾州寒门,可看起来没有半点纯良的心思,净是些弯弯绕绕。”

    杨安国哼哧两声,身子靠过来问道:“都是从哪些的?我记得你师出江夏书院,那里可不教这些。”

    陈平抿了抿嘴,然后开口纠正道:“学生出自乾州永顺县农家,并非甚么寒门。”

    寒门也是门,并不是什么泥腿子都能随意攀扯的,名为寒门实则是无法进入朝堂之上的耕读之家。

    若他真是出身寒门,想来一路绝不会有那么多坎坷挫折,功成名就后也会被士林迅速接纳,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空有会元之名,实则处处受人冷眼。

    只因他没有根基没有背景,没有家族可以撑腰,而且又不愿委身于高门大户朝廷高官家的小姐闺女,似他这样的异类,自然受到排挤。

    杨安国怔了怔,旋即正色表示了歉意:“本官不是有意,你不要放在心上。”

    陈平笑笑应下,他对这些出身门第之类的并不在意,只因他的自信来源于自身,科举做官也不是求的功名利禄,而是奔着更宏大的目标而去。

    毕竟,如果真的只是为了钱财、名利、地位这些,陈平光靠天香阁就已经可以过上那样的生活了。

    不过,在朝着宏达目标前行的路上,暂时还有个小石子需要清理一下...

    这是风和日丽的一天,北方冰雪消退不久寒意尚存,而在南方的凌州,已经是一片春意盎然翠色丛生的景象了。

    郑家老爷郑沧海负着双手优哉游哉的从马车上下来,走到一处建筑前,看着这守卫还算森严的粮仓,郑沧海心中十分满意。

    向守卫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后,郑沧海得以进入储存十万石粮食的仓库,不过也就只有他一个人能进来。

    “粮食存放的如何,可有回潮发芽的情况?”

    “若是有的话,老夫可得找府尊大人说道说道。”

    如今这十万石粮食的差事已经接下,郑沧海心里一直牵挂着此事,差点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这不,才没过几天他就跑来查看粮食是否安全了。

    没办法,不看的话郑沧海这心里总是不踏实。

    接过粮仓守卫递来的铁探子,郑沧海插取了一捧带穗的稻谷在手掌上翻看,别看他之前是做御史的,致仕这些年全靠家里的上千亩地养活,对郑沧海来说分辨粮食好坏这点小事还是能做到的。

    剥开谷穗在手指尖研磨,而后放进嘴里咀嚼,郑沧海最终得出了结论。

    这批粮食很好!

    这下他放心了,只要粮食没问题,就算杨安国的吃相再难看,也不会怎么亏,甚至如果能赶在下个月青黄不接的时候交接到手,还能小赚一笔。

    想到这儿,郑沧海脸上喜悦那是藏也藏不住,因为这些粮食其实只是个引子,只要凌州的事情完美解决,事后据陈平那小子说,他能介绍天香阁的门路过来。

    比起十万石粮食,天香阁的份量显然更加重要。

    从粮仓出来,郑沧海喜滋滋地想着今后的美好生活,这次凌州的事他不仅没怎么被波及,反而从中获利不少。

    一是及时跳反洗脱了通贼的嫌疑,二是接下了这十万石粮食折现的生意,三是与陈平这个会元攀上了关系,四是给郑家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门路。

    算下来这是一石四鸟,在郑沧海致仕的十来年里,可谓最成功的一次选择!

    一路惬意回到府上,郑沧海竟然有种当年在都察院做御史的意气风发,心情大好。

    当晚破例吃了一顿酒,也算尽兴后郑沧海才沉沉睡去,只是梦中并不安生,似乎总有人在一旁聒噪。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