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8章 准备入局  农家状元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48章 准备入局

    凌州琮邢府城外,一处僻静山谷。

    “大人,龚恒已死,官府的线索尽断,就是那些粮食...”

    “那个姓唐的知州可不是个善茬,这次把龚恒灭口兴许已经让他察觉到了什么,还他娘的管什么粮食?!”

    山谷里三三两两休憩着一队人马,而这其中的领头者,就是之前在破庙与白成福龚恒见面的董涛。

    对于这帮凌州的下线,董涛很是不满,他不明白组织为什么要把粮食运到凌州来脱手,难道就是因为这里离京城较远?朝廷的掌控力不强吗?

    可同样的,组织在这里的人手那也是良莠不齐,甚至可以说在他董涛的眼里,这就是一帮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

    “先将凌州的事情上报再说,虽然叫我撞上了这档子事,不过还好,终究是把龚恒灭口,封锁住了消息。”

    “接下来不论是撤是留,主动权都在我手中了。”

    想到这里,董涛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因祸得福,若是能妥善处理好凌州的事情,他或许能够受到上面的重视。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他这边将消息上报还没几日,组织就派来一个上级,全盘接管了凌州的所有事务。

    “莎莎——!”

    翻看完董涛的情况报告后,眼前的男人脸上露出一丝厌恶,漫不经心地摆了摆手,董涛见状连忙凑上前去。

    “凌州的事,你处理的还算妥当。”

    董涛还没来得及高兴,紧接着下一句话跟来。

    “不过,以后这种出事后瞒着直到解决了再上报的小聪明,就不要再耍了。上面的人如今是没空理会,否则你小命难保!”

    董涛身子一颤,这话里话外满满的敲打之意,他自然是听了个清清楚楚。

    于是连忙跪倒在地,十分恭敬的回道:“属下知错!”

    而后他停顿片刻,小心翼翼说道:“不瞒上使,属下发现凌州的事情并不简单,特别是凌州知州唐浩,此人很有可能发现了组织的存在!”

    “所以属下不敢妄动,只处理掉了一些小角色,唐浩这条大鱼还得请上使出手。”

    董涛连珠炮般的话说完,男人沉默半晌,嗤笑两声,“那你怎么知道来的人就是我呢?”

    没等董涛回答,声音再度响起,自顾自的说道:“也罢,谁叫这个唐浩在乾州的时候,就坏了我们的好事,害的老子也跟着受到牵连,哼!”

    董涛跪在地上不敢出声,他当然不知道组织会派人来,本来还想着跟上面请功的,哪儿知道派了这样一位爷过来。

    他现在脑海中只想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这位爷的手底下,保住小命解决完凌州的烂摊子。

    ......

    琮邢府城内,龚恒被杀那一晚,遇害的十几个军士已经装上棺椁,即将起程落叶归根。

    送别队伍的人中,不仅有凌州的百姓,还有知州唐浩、知府杨安国以及凌州城衙门上下的官吏也是尽数出席。

    “凌州湿热,路上务必不能耽搁,一定要尽快把这些弟兄送回乡梓!”

    望着这些因为自己疏忽大意而死的弟兄,唐浩心中冰冷无比。

    他吩咐完毕后,转过头来对着杨安国道:“杨大人,这伙贼人甚是大胆,竟敢闯入州城杀害官兵,本官决不会放过他们,这几日便会追拿凶犯!”

    杨安国闻言郑重点头,回道:“我身为凌州知府,上受天子之命,下承百姓之心,理应保一方平安,使凌州百姓安居乐业。现在出现此等目无王法的贼人,若不抓捕归案以正视听,朝廷威严何在?本官又如何面对凌州千万百姓?”

    接着,杨安国向身后官吏说道:“可都听好了?这段时间尔等都得打起精神,本官绝不容许杀害官兵的贼人逃之夭夭!”

    底下小吏纷纷附和应下,而在送别散场以后,则多有讥笑嘲弄或是摇头叹息之辈。

    “此事多谢杨兄帮忙了,先前我未曾想过,这整个凌州竟有如此多的虫豸啊!”

    “什么帮不帮的,唉,老兄我宦海沉浮这么些年,没想到这知天命的年纪,也还是要以身涉险。”

    杨安国坐在后院的花厅,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苦笑道。

    “哎?对了,唐老弟,京师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我听闻殿试推迟,陛下连日不朝,嘶,莫非跟凌州......”

    听到对方貌似是不经意间,问上的这么一嘴,唐浩哂笑了两下,故作神秘没有回答。

    杨安国则心领神会,一脸我懂我懂的表情,便不再问了。

    唐浩此人,明明之前在西北军中作为军将,一直声名不显,后来却突然受到重用。

    先是在乾州查出惊天的私运盐铁案,然后调任凌州官至知州,如今年仅三十五岁。

    可见,他身后必定有贵人相助!

    而且通过近日密切的接触来看,似乎这贵人能量不小,极有可能在京师的朝堂之上位列在前。

    想到这里,杨安国心中安定许多,不过这并不代表他是因此而支持唐浩的,只是作为凌州政务主官,不想自己无故担上责任。

    至于这些事情里面,涉及朝堂多少公卿高官的斗争,他并不想掺和进去,仅仅求平平稳稳地干完这一任知府即可。

    对于杨安国的心思,唐浩早已摸得七七八八。

    前几日的那封信,虽然信上只是说陈平会来。但他并没有给杨安国看,推脱是京城密令不便示人,这样才稳住了杨安国。

    唐浩回到知州衙门,命人严加看守后,叫来了自己的心腹参军。

    “大人!”

    “调查的如何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