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9节  没人比我更懂当反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看你太辛苦,帮你分担点,这不是很正常吗?
    毕竟,连我这个受惠于您的外人,看到您整天忙于政务,连休息的时间也没有,都有些于心不忍,特意过来陪侍您处理政务,想要舒缓您所承担的压力。
    误会已经澄清,那作为更亲密的存在,她们难道不更该为您减轻压力,而非增添压力吗?”
    玉藻前眨了眨明媚的金瞳,笑眯眯地回应。
    “这样就过关了,不应该啊……”
    “那她是应该哭哭啼啼控诉,还是应该和你吵嚷,或是提着魔杖和你死斗?外敌在前,和内讧相比,共渡难关才更加重要,别以为只有你懂的付出和体谅。”
    狐狸精白了萨麦尔一眼,没好气地轻哼,替门内的斯卡蒂等人打抱不平,幽幽看向身后忙碌的几道,玩味摇头,神色意味深长。
    “当然,这个前提在于,你给她们的,远比自己从她们那里得到的…多得多……”
    萨麦尔莫名有些心虚,随即岔开话题,反复打量着这只狐狸精,如同看到了一只新奇的物种。
    “不过,我也没想到,你居然会帮我澄清。”
    “吓,难道知恩图报也有错吗?我太伤心了,不信,你听!”
    “……真话!”
    “啧,好吧,从落荒而逃的那一刹,我就已经欣赏到您从高峰直坠低谷,那翻滚坠落的狼狈样子,只不过这种东西会上瘾。
    所以,给予绝望以希望,让您抓着我的手,欣赏您从谷底向上攀登的人也是我的最爱。
    有意思的消遣,自然要从高处坠落,一次…又一次……
    奢侈的食材,自然要反复品尝,直到咀嚼尽最后的一丝汁水和残渣,那种灵魂的美味,才能享受殆尽,而在极致的希望后,直接坠入绝望,太无趣了点。”
    玉藻前放下捧着白皙胸口的爪子,白了某个不解风情的某人一眼,唇角上扬,笑意盈盈,毫不避讳地凑到萨麦尔身旁嗅闻,金色的眸子晶亮闪烁,散发这猛兽追逐玩弄猎物的戏谑和趣味。
    这男人那种不同于这个世界上人与神的独特芳香,让她深深为之迷醉。
    唯一可惜的是,旅行了很多地域,也只找到了这么一只独特的存在。
    果然,这只屑狐狸有将生命灵魂,培育成食粮的爱好,那种掺杂各种情绪和人生经历的灵魂,对她来说,是至高无上的美味。
    说话间,玉藻前如小狗般愉悦闭目,围绕着自己标记的猎物深深嗅闻,口角流出一丝亮晶晶涎水。
    萨麦尔瞥了一眼,不禁头皮发麻,额前青筋暴起,忍无可忍地按住这只不断凑近的狐狸精,曲指敲在了玉藻前的脑袋上。
    “呃,抱歉,食欲上来了,差点没把持住。”
    玉藻前恍然回神,抚摸着脑袋,擦了把口水,歉意一笑,几次拍打揉捏发僵的脸颊,金瞳之中弥漫着的血色兽性,才逐渐褪去。
    “话说,你什么时候,有这么好的行政能力了?”
    萨麦尔回看向大殿之内一眼,看到由玉藻前牵线组建,有条不紊运转的行政班子,好奇之下,随口问询。
    “什么时候有?人家本来擅长这个好吧!”
    玉藻前没好气地申诉,沉吟之间,眸中泛起一丝缅怀和莫名的失落怅然。
    本来就擅长?帮帝幸改革的,不会就是她吧?
    萨麦尔咀嚼着话语,眸中渐渐泛起明悟,若有所思间,目光灼灼看向一旁的玉藻前。
    九尾狐,在华夏最初可是兴盛土地的瑞兽,而非祸乱国家的妖邪。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丢了全村狐狸的脸(1/3)
    《山海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这是较早关于九尾狐的记载,其中,“能食人”,并非是指嗜杀残忍,而是说作为图腾和供奉的对象,可以吞噬敌人,具备保护部族的神性。
    所谓“食之不蛊”,意思则是吃了她的血肉,可以让人不受邪气的侵袭,与原始的巫术信仰有关。
    另外,她是太平盛世祥瑞的象征,《瑞应图谱》曾提及“王者不倾于色,则九尾狐至焉。”
    其余,诸如“九尾之狐现,王者仁智则至。”、“德至鸟兽,则狐九尾。”之类的说法,无一不在颂扬着九尾狐所象征的美好。
    而且,其的出现,很多时候和王权有关。
    传说大禹之妻,便是涂山青丘的九尾狐,名为“女娇”,那时候九尾狐的声望,可没什么负面形象。
    但自从妺喜、妲己、褒姒三位祸国殃民的美女出现后,九尾狐的地位急转直下,和祸乱国家,颠覆王权扯到了一起。
    凑巧的是,以上三位,很大可能都是眼前这只屑狐狸的化身,等同于,她先丢了全村狐狸的脸。
    缺少确切的文字记录,夏之妺喜,究竟是怎么样的存在,难以考证,由于卜辞甲骨的出土,倒是商朝妲己的事迹,能从中窥得一二。
    所谓“纣”的谥号,本意是残忍捐义,等同指着皇帝的鼻子骂混蛋,历史上,被讽刺为“纣王”的帝辛,却并非昏庸之辈,反而颇具明君的特质。
    他在位期间,军事上,征服了东夷,打败了鬼方,政治上,废除人殉,提拔奴隶小臣为卿大夫,但多次对外战争,以及因为王位继承,和兄长微子启等旧贵族的反目,很有可能导致商朝国力损耗严重,进而被周趁虚而入,兵败牧野。
    而周人非议他的另一项罪责,听信妇言,更站不住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