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二十九章:得士  犁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我军之所以锐师奋取,唯在忠义二字。”
    
    也正是因为忠义,朝中一纸诏书就让他放弃了益州,回到了汹涌的长安。也正是因为忠义,他毅然决然,丢开家中的妻儿,再一次率军来到渑池前线。
    
    此前在成都的时候,有不少人或轻或重的说过这些话。
    
    如法正就曾私下说过:
    
    “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甚至他的亲信幕僚,也是他的妻弟杨修也说:
    
    “成都天府之宝,今既无主,将军岂无意呼?”
    
    但这些都被刘备拒绝了,甚至为了避险还静止益州士上门。
    
    刘备之所以如此,正因他对汉室的那份热爱。
    
    刘备岂无私欲?但他明白,一旦他在益州割据,或可称王,但汉室就一定是完蛋了。
    
    而且军中也不会有多少人跟随于他。
    
    因为他之所以有此威信,就是因为他是大汉的刘皇叔,是为匡扶汉室而奔走的刘玄德。
    
    如果他为了私欲而坏了汉室中兴的事业,那他如何还能扛着忠义这面大旗,如何还能让部下门信赖。
    
    再且说,现在的关西正是关键时候,周围群雄环伺,如果是整体,那关西还有机会,可一旦他这边分裂割据益州,那关西如何挡得住泰山军?
    
    所以他不能,也不想做什么益州主。
    
    但等他回到长安后,却发现所谓的中兴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
    
    他为国大义而想,但如郭汜、樊稠、李傕这样的人却似乎只为他们各自的私利着想。
    
    回到长安后,刘备在对天子刘协的上表中,分析了这一次动乱的原因,更反省为何大汉会一步步走到现在。
    
    他说所谓中兴汉室,非中兴一军也,而是要革鼎士心。自安帝以后,天下士家道德丧乱,逐渐以门户私计而坏了公心,如不革鼎士心,那天下还是会回到老样子来。
    
    可以说,从刘备的身份和角度,能有此番思考正可见他是真的吸取了汉室上层的教训,真的想要振作一番。
    
    而当时天子果然大振,就表刘备为京兆尹,决意整顿士风。
    
    但从来说的容易做得难,刘备发现了问题,但可悲的却是解决不了问题。
    
    虽然他有杨氏的支持,在关中豪势中站稳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有威信对这些贵族世家们说三道四。
    
    你刘玄德说咱们士风不行?你刘玄德也配?
    
    一直就操朝野舆论的士大夫们很快就将矛头对准了刘备,言其扰动乡野,争权夺利,独断专横。
    
    很快,为京兆尹三月不到,刘备便离开了职司,再一次回到了军中。
    
    而关中又再一次恢复了平静,又是那样的上下相得,却因循苟安如死水。
    
    可刘玄德此举却又获得了一批另类的士子们的看待,他们发现只有刘玄德才是那个发现问题所在的人,这些早就不满于世的智者们纷纷如鸟雀归巢一般,云集在刘备的幕府。
    
    此为革故不成,反得关西豪士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