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九章 培元  犁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座巨大的兵营和学校,就如一个心脏,为泰山军源源不断提供力量和血液。
    
    不过邺城也是有隐患的,就是现在城内的百姓还是太多了。
    
    这些人作为城市人口,既没有从泰山军的分田政策中获利,也没有在泰山军的幕府中谋得一席之位,所以张冲对这些人不放心。
    
    张冲的打算是将这些人陆续安置到附近的屯田点,化为农民。然后将空出的空间留给泰山军的军眷们。
    
    这时候泰山军大部分吏士都还没娶妻,但日后随着稳定下来,必然是要娶妻生子的。
    
    即便他们不急,张冲作为一军之主也要为他们急。
    
    因为张冲当年在林中约誓的时候,就说了让这些人有名有姓,后继有人。而且,这些人娶妻生子后,也能加固泰山军的基本盘。
    
    那这些吏士家眷自然是不能安置在城外的,不然一旦外敌袭击这些屯驻点,抓到这些吏士家眷,那吏士们还能有战意?
    
    除了要安置吏士家属,后面还有顺服的各地豪势,也要迁移其家入邺城,这一点就颇有点前汉的徙陵制度。
    
    张冲虽然破豪势、分田地。
    
    但张冲也明白不是所有豪势都敢拿刀兵和泰山军干的。有些豪势就打着以柔克刚的想法,表面顺服,实际上打着在体制内变色的想法。
    
    对于这些不安定的,不将之迁移出乡土是不行的。
    
    此外,各根据地有方面之任的主官,其子弟也会来邺城学习入军。一方面是为了上下不疑,一方面也是培养好下一梯队。
    
    实际上张冲考虑到这些已经是非常长远的了,不过现在邺城还只是一地之中心,后面要是真能成天下主,那后面一些匈奴、边夷也会遣送子弟入邺,这就是政治。
    
    不过张冲要完成这些,还是有个难点的。
    
    那就是原先居住在邺城的百姓如何愿意下乡?
    
    本来以常规战事的发展,邺城要是被攻破了,其民也死伤大半了。
    
    但张冲偏偏不是围攻陷落的邺城,而是袭击而下。这样城内的百姓几乎得以保全。
    
    这事还是蛮难处理的,因为一个不好,就会激发民变,极大影响泰山军的口碑。
    
    所以事情现在还僵着,只是先将城内贫户迁往城外的里社安置,城内的有屋阶级还没动。
    
    不过这些人也撑不住多久了。
    
    实际上,在这个年代,城市人口不是依托于官府就是城外乡贤。
    
    现在泰山军已经将城外的土地分完了,城内的小地主们已经丧失了经济来源,即便想游居邺城,也是没这个能力的。
    
    而至于为官府服务的人口,张冲在破了邺城后就顺势接手了,对于这些,张冲按照技能分门充入各匠营。
    
    张冲之所以对治下的人口如此精打细算,就是因为他要大力发展邺城的农业,尤其是现在春耕将近,对人口的需求就更大了。
    
    实际上,邺城这地区并不是太适合种地。
    
    因为太行山东麓诸水在流下山的时候,携带了大量山体的盐碱。这些盐碱在流入平原后纷纷沉积,以致邺城地多泽卤而贫瘠。
    
    所以,邺城乃至冀州在战国以前都是非常差的地方。但后来战国时期,魏国占据此地,引漳水灌溉邺田,使之成为肥沃之所。
    
    但汉室在河北的治理并不好,比如邺城附近的水利就多有失修。所以张冲要想在邺城扎根,首要就是把这些水利旧渠疏通,以方便农业用水。
    
    但此世生产力太低了,那些长满杂草的渠道要是放在后世,一辆挖机干个一周就能解决,但在这里却是一样大工程。
    
    度满回到邺城幕府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调度人手来疏通旧渠。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