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3章 皇帝老人家越来越忘事  靖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忧地说道,“入夏之后,虽不能修内堤,但外堤是无妨的。秋后抢工,正是用料之时,须得趁这几个月备足。”
    
    “唐总河放心,我知道轻重。”
    
    皇明资产局派到了这淮南来协调诸厂与总理河道衙门之间工作的,却正是已故英国公张仑的儿子张溶。
    
    年轻时在京城鼓捣自行车、在大赛场赌钱屡屡现眼,被皇帝丢到了金坷垃肥厂,和农夫打了很多交道。
    
    张仑苦心孤诣多年,凭一点苦劳让张溶没降等而是直接袭封国公,在把皇明资产局的重任交给成国公朱凤之后,那最后的几年是拖着老迈之躯和张溶一起,从送肥开始。
    
    也就是那一段岁月,张溶才知道了农家有多难。
    
    他能接触到的,还是当时能有余力从金坷垃肥厂买肥的大户人家雇的农夫。
    
    而等到英国公薨逝、他袭了爵之后,则被皇帝安排到了这里。
    
    黄淮水患纵然不得根治,但只要有所功绩,那能保多少黄淮两岸农夫的生计?
    
    已经不再年轻的张溶沉稳了不少,反倒给唐枢介绍起自己知道的信息。
    
    “我收到信,京广直道修成后,宣大直道修不修还没定论。但是京城重工园里,那些水泥厂歇不下来。皇城重新整修后,广州、宁波那边从海外运材木回来的商人,也在找新销路。”
    
    唐枢看了看他,沉声问道:“张国公说这些,是有何见教?”
    
    “唐总河见外了。”张溶神色凝重,“唐总河,这段时间我这里自不会耽搁。但趁今年大国策会议,一鼓作气让河道衙门多一些拨银的事,我可以请余驸马帮着说说话。”
    
    唐枢一时没有接这个话。
    
    这么多年来,总理河道衙门已经成了军饷、京广直道外的第三大吞金兽。
    
    治河,拓的是河道,修的是堤,砸到这水里的看似是石头,实则是白花花的银子。
    
    以千万两为单位的银子,而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还不算完成。
    
    再多要?
    
    国库确实不像嘉靖十年左右那一段时间难了,但大明这么大,要花银子的地方太多了。
    
    “先保了今年夏汛吧!”唐枢凝重地说道,“去年秋的束水堤只修了基台,水涨后都会没入河面以下。若是今年有大汛,河水受那数道基台所阻,还不知会不会出岔子。若是出了岔子,别说多拨银了,我还得请罪。”
    
    “……唐总河实在不容易。”
    
    “不容易的是刘国老。”唐枢看着北面,“若是刘国老能再干三年,那就好了……”
    
    张溶心头一动,沉默了一会之后就道:“那我便在这件事上出出力。”
    
    唐枢愣了一下,而后凝重地向他行了一礼:“多谢!”
    
    他一心治河,官场上的交道很少。
    
    纵然淮扬自成一省,治河已经不至于事涉诸省。但每到秋冬工程紧急的时期,他还得奔赴沿途各府县。做的,也都是些得罪人的事:工程雇工要抢地方农忙后多出来的劳力,筑堤要占一些田地……
    
    更没有在春节前后交际的时间。
    
    张溶毕竟是国公,皇明资产局背后的勋戚也是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
    
    他们若能支持刘天和再干三年,那么唐枢这边会省心很多。
    
    眼下,唐枢着实没有精力去搞这一些。治河到了关键阶段,而从去年到今年,民间隐隐有议论:今年是庚子年,一甲子之始。这样的年份,民间相传往往是多灾多祸的。
    
    现如今,皇后崩逝,更加剧了民间百姓们的担忧,这是不太好的兆头。
    
    万一今年有大水患,那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了。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