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4章、皇帝心中未来的大明  靖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女儿还没嫁过去,外室的孩子都快生下来了,有几个好人家愿意?
    
    可既然是严家的后代,将来自然是要认祖归宗的。与其先骗一门好亲事,不如先私下里讲清楚。有了这个恩典,皇帝对严家的看重之意,多少能加一些分。
    
    要知道,御学那可都是皇子、宗室、勋戚之后才能去的,而且皇帝也是御学的老师。
    
    这意味着,严家的第三代将来首先就有一个天子门生的身份,而且和皇家、宗室、勋戚的下一代关系不会差。
    
    他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准备回去再收拾他。
    
    这小子刚才那么主动地表示愿意去做这样危险的事,除了贪功,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朱厚熜帮着严世蕃解决了这场闹剧一般的问题,也不由得好奇他这是怎么了。
    
    以严世蕃的脑袋瓜子,他不应该不理解还没大婚就先搞出外室和私生子是多么严重的问题。明知如此,还苦心瞒了好几个月,他那个交趾外室让他这么着迷?
    
    恐怕还是另有原因的。不论如何,他严世蕃的尊荣,心中只怕总是隐隐有些自卑的成分在。但是在交趾,他扮演的角色可是连莫登庸也不得不屈辱低头的。那边来的女子,大概是对他有“心悦臣服”的温柔,这才让严世蕃有双重的极大满足?
    
    那他去了日本只怕也会很开心。
    
    自这一天后,大明对日本的战略也正式开始谋划。
    
    而大明再次进入大换届的年份,参策中尤其是国务大臣中有希望空出来的缺,自然提早很久就开始了暗中的角逐。
    
    其中既要有其他朝臣的推选支持、进入初步的名单,更要有皇帝的支持,最后被点选。
    
    张孚敬的地位早已得到允诺,严嵩的可能性也在随后的一些试探中得到了皇帝委婉的答复,杨慎、刘天和都能再进一步、位列国务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的背景下,严嵩有更大的可能性、又是奉旨为儿子准备婚事,他最终还是很快和礼交部的一位右侍郎结成了亲家。
    
    隐隐的格局里,皇帝似乎已经在促成组建一张将来日本的权力网。
    
    文臣、武将,都不缺乏。
    
    这意味着,皇帝对日本的规划,不是纳为实土,也不是想南洋那样只设一个都护府牟利,而是要真正在那边推行大明文教。
    
    这也好理解,毕竟相隔实在太远。
    
    既然要达到这种目的,那么日本的将来在大明皇帝眼里只怕仅有一种选择了:以大明代之,正式册立新主。
    
    那是真正的一国之主!
    
    包括严嵩在内,没有一个人认为那是可以染指的。
    
    所以,会是哪位皇子?
    
    宗室制度本就已经再改,藩王居于京。
    
    但不久之后,又将有新的做法,藩王可封于域外之地,有实土,有兵有民?
    
    皇长子越王已经十三岁,这一天,只怕不会太远了。
    
    所以,怪不得皇帝并不那么敏感于东宫开府建衙。
    
    因为将来,不管是哪位皇子,都有可能得到一些人的支持。因为是留在大明,还是随着某些皇子去域外立足,文臣武将们的选择更多了。
    
    或者说,几乎都可以看皇帝点选那些人。
    
    一旦被选中,那么去了之后,既仍旧是大明臣子,在那自成一统的域外新国,也必定是就藩皇子们倚重的文武重臣,在那里位高权重。
    
    甚至同样只是家中后辈、分支前去辅佐,一举两得。
    
    嘉靖十三年,大明皇帝陛下对于未来大明的想法终于显露更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