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3. 第 233 章 喜迎自1949年以来……  重回1988之IT女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告主也不傻,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化妆品还知道要给小样,没有成功案例,人家也不好下手啊。

    紫金公司的分公司遍布全国,安夏首先就让各个地区的分公司同事留意一下,看看哪些地方值得推荐。

    除了景美之外,还得有接待能力才行。

    别让人千里迢迢跑去了,吃没得吃,住没得住,坐都没地方坐,那会被骂的。

    有同事推荐:“我前阵子在歌舞厅里,听到有一个歌手在唱什么什么我想去桂林,听得我都想去了。”

    安夏知道这首歌,这首歌与双休制度差不多时间诞生,在大街小巷传唱。

    此时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并不算丰富,有电视的人家都不算多,一切娱乐的主要来源是各个城市的广播。

    安夏找来歌手,此时还没有影音公司看上他,听说紫金科技想花五千块钱买这首歌在公众媒体上的版权,而且并不禁止他自己继续在歌厅里唱,他可高兴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很快,紫金拍摄团队前往桂林采风,当地文旅部门见有单位愿意免费替他们宣传,于是非常配合,精选了一些吃住都有信誉保证的店。

    那些店主先以为是在电视上替他们做宣传,开心得不得了,后来才知道,只是把名字列出来,顿时索然无味。

    “这不就跟在地图上列出来一样嘛,火车站两块钱一张的地图上也有我家店的名字啊。”

    还好

    【请收藏本站】您现在阅读的是《重回1988之IT女王》233.第233章喜迎自1949年以来……

    这是不收钱的,要是收钱的,店家会以为遇上诈骗犯。

    他们的配合也就是收拾出一间房子,把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收拾一下,让员工并排站得在一起,显得有精神一点,让采风组拍拍照。

    总体来说,就是一种消极配合。

    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只有一家名为“三姐啤酒鱼”的饭店除外,那家的老板原本在外地上班上的好好的,忽然下岗了。

    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真正的天之骄子,一朝下岗,整个人都不好了,别人都出去找工作了,他还在认为自己技术特别强,特别厉害,怎么能主动找上门,那多掉价。

    等他发现并没有人来找他的时候,他才想起来出去找,这个时候已经迟了,本来下岗的人那么多,别处空余的岗位有限,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困难,媳妇为了孩子强硬了一回,要求搬回老家阳朔,至少还有一个祖传的小饭店可以维持生活。

    店里主卖的是桂林传统的黄焖鱼,八十年代有个聪明人把啤酒倒进去,变成了“啤酒鱼”,她也照着做,试了几回,味道不错,但是周围卖啤酒鱼的店这么多,她的店面不是最大的,员工也不是最多的,客人往往在路口就被其他店抢走了,实在排队才会溢到她这里来。

    以前只有周边的人会到桂林来玩玩,难得今年有个五一休三天,她有心要抓住机会。

    采风组来的时候,其他店都没当回事,只有“三姐啤酒鱼”认真的把店布置一新,摆了好多花花草草。

    她拼命推荐自己的店,保证味道绝好,足斤足两,绝不坑人,态度保证笑脸迎人。

    采风组的同事笑着说:“你光这么说……”

    她急忙说:“请领导们、同志们监督我!”

    她实在太诚恳了,诚恳到采风组的人虽然没吃出她的啤酒鱼跟其他家有什么不得了的区别,也还是把这个只有八张桌子的小店给写了上去。

    如此配合的,也就这么一个。

    采风组回来吐槽,说明明是帮他们宣传,却好像是在求着他们一样。安夏十分同情他们:“要是在深市就不会这样了。”

    《公关小姐》的热播,让深市人民早早的理解了什么叫宣传,什么叫公关。

    毕竟这是实行双休之后的第一个五一,人民群众积压多年的旅行热情,在这个网络不发达的时代,很难提前让人明白。

    对外宣传组用《我想去桂林》做出的歌曲和v,在广播和电视同时轰炸。

    同时v的最后,还有桂林的美食和优秀的住宿环境,以及当地文旅部门领导在最后站在镜头中间欢迎各地游客前来。

    紫金论坛也联动起来,为不想跟团的人们提供自由行的指导。

    “来点游记攻略。”安夏向陆雪伸出手,他的同事们也去过桂林,但是上班上得太久了,对一切都失去了好奇,下了班,除了在周边吃点东西,就回旅馆睡觉。

    整个工作组里,就陆雪抱着“下回可以带夏夏来”的心态,一有空就到处跑,对周围所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交通情况进行了一番认真调查,并且写得很清楚,生怕哪天真的带着安夏过来的时候出差错。

    陆雪对安夏给他安排任务还是很开心的,因为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待在安夏家里了,哪怕只是坐在一起,能感觉到她专注的目光,也是让人感到开心的。

    陆雪掏出小本本,在小本本上详细记着各种信息,连许多当地的小故事都有。

    “……你这是打算兼职民俗学家了吗?”安夏兴致勃勃地凑在旁边看。

    “本来是想去的时候讲给你听的。”陆雪为自己的小秘密这么早就曝光,而且还是在这种地方曝光有点失落。

    他的想法,是两人并肩坐在漓江的竹筏上,看着周围的风景的时候说。

    ?“一样嘛,我现在就知道,也不亏呀,到时候你说上半句,我知道下半句,也是一种乐趣。”安夏拧了拧他的脸。

    陆雪故意鼓起脸颊,让安夏的手滑掉。

    两人打打闹闹,磨磨蹭蹭的写完,过了零点,陆雪才把这篇发掉。

    没有特别的推荐,就带了一个征文的标,第二天早上就发现已经有好多人私信问能不能加他的鸿雁,直接把文件发给他们,这样可以打印出来,一边走一边看。

    评论区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