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5. 第 145 章 咱们仪器,也是偶尔有……  重回1988之IT女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里也都是有数的,那些石头啊,都被风吹碎了,稍微下下雨,吹吹风,就会崩掉。”

    但是就那些地方,也不可能24小时派人值守。派仪器都不行,动不动就降温到零下二十多度,紫金这边还在考虑仪器能够做哪些事情,还没有到考虑仪器的工作环境的状态。

    后世对易滑坡路段的预警,依靠的是天上的卫星,还有固定的站点对地质形变进行监测,现在啥都没有,除了无人机。

    “要不,咱们试试放无人机上去看看”安夏说,忽然,她想了想“等等,这边有个机场,是不是不让放”

    她记得有一个邦达机场,七十年代就建了,是军用的。

    “这边”老兵愣了一下,然后笑起来“是有一个邦达机场,但是邦达机场离我们这边有四十多公里,开车要开一天。”

    那就自由的让无人机上天吧。

    第二天,兵站里的人都好奇地凑在无人机旁边,看着数据收集工程师往上装测量设备。

    通过无人机的摄像头,他们看见了更远的地方,脚下艰难的路如同一条条巨龙,卧在崇山峻岭之间。

    “瀑布”一个老兵激动地指着挂在山间的一条白练,“我们每次开到这边都快中午了,在这边吃午饭。还是飞得快。”

    “再往前飞飞,前面有一个经常塌方的地方。”指导员说。

    无人机向前,地面的植被越发稀疏,露出了明显的风蚀地貌。

    “没事。”老兵说,“昨天的雨没下到这里。地都是干的。你们尽快放心过。”

    “再往前就好走了,一路向下,就不会这么难受了。”

    直到老兵把嘱咐都说完了,仪器才传回消息,告知“现在可以通行。”

    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这个差距,实在有点大了。

    老兵也很骄傲于自己的判断速度超过了机器,他又说了好些注意事项。

    他一指安夏“这个女同志的嘴唇都发紫了,肯定难受,你们这几天晚上得看着她点。”

    安夏笑着说“我没事,不用看着。”

    “你们不懂,我们这边可是死过人的,那个人本来心脏就有点问题,在我们这边缺氧,睡下就没有再起来,早上一看,人都硬了。”

    想到自己昨天住的是死过人的房子,有几个特别讲究的司机一下子就变了脸色。

    老兵见状,嘿嘿一笑“怕什么我们这边可是兵站。”

    安夏笑道“对啊,有什么妖魔鬼怪敢跟国运比。”

    无人机回程的路上,飞得摇摇摆摆,光看图像都有晕车的感觉。

    最终,强大的无人机还是抗住了高空乱流,平安落地。

    “我们这边对它不够友好。”老兵说,“不过等你们到波密,应该就可以了。你们现在这个时间还不错,应该能进墨脱。”

    一个司机十分惊讶“不是说墨脱没有通公路吗”

    “七月到九月能从临时公路开车进去。”

    这次他们出来,本来就留了足够的富余时间,用来应付路上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现在一路都挺顺利,要是按计划到了拉萨就回程,会足足多出十五天的时间。

    回去也是上班

    回去上班还没有出差补助

    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来一趟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来都来了不如去看看吧”

    “好吧,去看看。”安夏同意了。

    她曾经在徒步墨脱最流行的时候走过这条路,后来墨脱正式通车,她又走了一回,还想看看现在的墨脱是什么样的。

    从邦达兵站下来,环境就好了许多,就连车都好开了许多。

    在高原上汽油燃烧不完全,连车的排气管都在不断的“放屁”。

    从兵站一路到了波密,就连测试仪的待机时间都比在山上长了许多,此前拍完就得塞到衣服里,不然电量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掉。

    “地质预警涉及的东西太多了,以仪器现在的实力,只能放无人机出去,在前面先探一公里左右,传回数据,才能达到老兵带队的效果。” 负责测量的人说。

    “慢的主要原因是数据不充足,摄影机的分辨率不够,不能有效参考,还有计算机运算的速度跟不上。”

    安夏所在车辆的司机,也更加信任人类的判断“像我们都是老带新,这么长时间都带出来了。仪器不行的,昨天那块大石头掉下来都没测到。”

    “那个太突然了,摄影机都没来得及拍。”

    司机撇撇嘴“机器要超过人脑,还不知道得等多久,哎,不容易啊。”

    刚开始,安夏说要请一个当地的司机做带路的,自信的司机们觉得自己很强大很厉害了,已经可以识别道路上的风险。

    结果却是给在老兵面前吃瘪一路的驾驶辅助仪增加了自信。

    系统都发出警报了,头车上的人类还在迷茫地四下张望“哪儿呢哪儿呢”

    开了一整天下来,司机们终于认识到这个系统是真的有用,并不是人人都拥有老汽车兵的能力和直觉。

    “前面就是通麦天险了,去镇上找找有没有能带路的人。”安夏上一次是询问,这一次是要求。

    通麦天险绝不是开玩笑,没有本地司机带路,她宁可不走。

    所谓的“路”,甚至还不如那天在塌方路段挖出的便道。

    通麦天险上现在只有两座桥,一座是解放前修的,只能走人的便道,现在已经朽得只剩绳子和几块破木板了。

    另一座是1950年18军进藏的时候,随手修的,后来改成水泥桥,刚好能走车。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