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八章 文死谏,武死战(三)  寡人刘玄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今日灵帝召群臣于殿上,议的便是该如何应对凉州之事。

    司徒崔烈首登三公之位,正是志得意满,率先出列奏报,“如今凉州兵众,非出大兵难以平定,只是朝廷先败于鲜卑,后又遭黄巾之乱,兵马与钱粮皆不足。再者,凉州虽为汉家旧土,可自立汉以来,此地多有叛乱。臣以为如今征伐此地,只怕得不偿失。”

    崔烈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这些年凉州虽屡有战乱,可自高祖以来历代都是将此地当作汉朝旧土,只是如今听闻崔烈之言,似是想舍弃此地。

    高座上的灵帝刘宏低头打量了崔烈一眼,觉得这个新任司徒有些意思。

    “崔公之意是?”刘宏笑问道。

    崔烈行了一礼,沉声道:“臣以为凉州之地,取之,不如弃之。”

    他此言一处,堂上众人都将目光盯上了朝堂上的凉州人。

    朝堂之上的公卿多是中原人出身,以察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之下,边地之人能登上朝堂的本就少之又少。

    崔家名门,如今崔烈又身居三公之位,一时之间朝堂上竟是无人敢率先出声言语。

    此时在黄巾之中立下大功,得以位列朝中的议郎傅燮迈步而出,厉声道:“臣以为,斩司徒,天下乃安!”

    朝上群臣再次哗然,虽然明知凉州人会心有不愤,可谁也不曾想到傅燮言语会如此激烈。

    其后傅燮言说了凉州一地作为藩篱对大汉的重要性,更是点明凉州有今日之祸患,是因朝廷选人不当,这才使得一州皆叛。

    最后更是以一言以结之,“若司徒不知,是极蔽也,若知而故言,是不忠也。”

    灵帝稍稍沉默后点了点头,而司徒崔烈则是默然无言。

    今日之议,也让傅燮名动雒阳。

    ………………

    北海国中,刘备读罢牵招自雒阳寄回来的书信,忍不住笑了几声。

    傅南容还是如此刚烈,竟敢在朝堂上怒怼三公,那崔烈可不是简单人物。

    不过他倒是不曾为傅燮担心,毕竟他北地傅家也是天下名门。论及传承,更在崔家之上。

    “如今雒阳多有风波,不是个安稳所在,主公何不阻下牵招?”坐在他身侧的贾诩接过书信扫了一眼,随口一问。

    原来如今牵招的先生为何进所召,牵招沿路护送,送他去了雒阳。

    正在手中把玩着一个梨子的刘备闻言一笑,“子经为人弟子,此事本就是他分内事,又何必阻拦。再说咱们之前在雒阳留下的势力不算小了,想来也足够护住他们周全。”

    贾诩看了他一眼,他知道刘备最重情谊,更何况牵招与他自小相识,他言辞不该如此平澹才是。

    “玄德莫非能猜到雒阳之中会出何事?”贾诩笑问道。

    刘备将手中的梨子分开,抛给贾诩一半。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罢了。”

    …………

    是岁,朝堂定策,以为凉州不可弃,于是以张温为帅,将诸郡兵步骑共讨凉州叛贼。

    孙坚以讨贼之功,随在军中。张温以其勇勐先登,使其留在身侧,以为心腹。

    如今张温屯美阳,使人征召董卓,久不至。

    “文台,这征召董卓的文书发出已有多日了,董卓迟迟不来,你以为他是何意?”

    大帐之中,张温看向一旁的孙坚,言语之间流露出对董卓此人的不满。

    孙坚一愣,他之前与董卓少有交集,只是忽的想起上次见刘备时刘备对此人的评价。

    “董卓凉州饿狼,饥则食人。”

    他还不曾应答,帐外忽报董卓已至。

    张温将他召入。

    董卓也不待张温吩咐,自顾自的落座。

    “董君何来之迟也?”张温冷声呵斥,如今他为三军主帅,董卓如此作为分明是不将他放在眼中。

    董卓不以为意,笑道:“卓本欲速来,奈何军中将校方归家中,故而多放了他们几日。”

    “董君,于君看来,莫非天子之事不重乎?”张温目视一旁的孙坚。

    孙坚会意,一脚踢翻身前桌桉,横刀而起,厉声道:“董君欲废国家之事耳!”

    董卓也非无能之人,应声抽刀,冷眼对视着孙坚,“孙文台,如此作色,莫非以为我刀不利乎!”

    “都给我住手!”张温大喝一声。

    僵持的二人各自收刀归鞘。

    董卓冷哼一声,也不等张温言语,直接掀帷而出。

    “董卓此人狂悖如此,如今明公身携大军,何不借机杀之!不然良机一过,日后再想对付此人只怕不是易事。”孙坚建言道。

    原本他还不曾理解刘备当日的言语是何意,直到方才之事。

    此时张温心中怒气已消,听闻孙坚之言倒是犹豫起来,他迟疑片刻,这才开口道:“董仲颍素来威名着于河,陇之间,如今正当用之。一旦杀之,反为不美。更何况若此时斩杀董卓,只怕旁人会以为我是以私怨杀人。”

    孙坚却是沉声道:“此人如今不过稍有权势,已是如此跋扈,今日不除,只怕日后再难压制。明公当借良机,为国除贼才是!”

    张温沉默不言,最后只是挥了挥手,“文台且去,我自思之。”

    孙坚闻言知张温不听其计,告辞而出。

    出得大帐,他叹息一声。如张温这般人,既想要做成大事,又想要名声功劳,却又半点不想为人非议,世上哪有这种好事。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