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网络覆盖连接135个国家,是香江最大也是亚洲第三大的电信公司!
其中,大东电报局占股54%,方舟占股15.66%,中国电信占股10%,
余下的股份分布在汇丰、渣打、中银、高盛等资本公司手中,他们占去了余下的七八成。
剩余的不到10%,才是在大众股民手中。
一番资料浏览下来,叶凡心中也大致有个底。
再结合记忆,他已经将大致脉络整理清晰。
新加坡电信有意扩大业务范围。
大东电报局急于套现离场。
都是郎有情妾有意。
按照时间点,现在双方应该已经秘密接触。
随后是“有心人”爆料,李泽楷的盈科数码才参与了这场收购战役。
按理说中国电信更有资格参与收购。
但或许考虑到一些政治原因,没有参与。
又或许考虑到业务太过同质化,没有必要。
也有可能是现在股价太高了,不值得。
否则也不会从原本的持股13%,减持到10%。
毕竟一家年营收才70亿,利润不到15亿的传统公司,尽管处于高速发展,但市值被炒到3,000亿,也太夸张了,这市盈率都超过200了!
这或许也是大东电报局急于套现的一部分原因吧。
叶凡不知道“有心人”什么时候会爆料,这没有关系,等就是了。
他现在思考的是,要不要参与这场收购战役,值不值得去当这个接盘侠。
毕竟互联网泡沫即将破灭,一两年内,香江电讯也会跌去9成。
这里面有超跌的成分,毕竟恐慌之下,人人自危,自然是先跑路再说,连锁反应下,谁管你还有没有价值。
但有些事情不是单看市值的。
那终归只是纸面数据。
他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有时候是钱买不到的。
比如他的电信牌照,
比如他占据一半以上的香江市场,
比如它是一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
更比如它是一个互联网的上游产业。
哪怕忽略4G技术,仅和鸿蒙科技结合,那么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将是1+1大于3。
或许香江电讯本身不赚钱,但在它的基础设施以及所构建的市场上,鸿蒙科技会赚到更多。
这也是李泽楷的盈科数码赢得最后战役的原因。
毕竟相对于新加坡电信的同质化业务。
与盈科数码结合所带来的想象空间更大。
这也是背后的资本家,最后都支持盈科数码的原因。
资本逐利,他们更愿意看到这种结合。
但如果只有以上这些,还无法让叶凡大动干戈。
他需要确定一件事情,才会考虑最终参不参与,或者参与的力度。
那就是国内高层允不允许香江电讯进入内地市场。
这很关键,毕竟相对只有500万人口的湘江,14亿人口的内地才是真正的大蛋糕。
固话和移动就不要想了,只要允许互联网相关服务参与内地经营。
那别说3,000亿,就是翻个倍也值得参与的。
如果无法参与内地经营。
价值自然也是大打折扣。
当然也不是毫无价值,还可以向周边的小国发展,毕竟小国没人权。
何况香江是资本市场,当香江电讯变成资本掌控,在某些方面比国有属性的要更具有竞争力。
这也是新加坡电信最终落败的原因之一,毕竟他也是国有属性的。
理清的思路,叶凡思索一番利弊后,也定下了基调。
如果内地市场开放,那自然全力以赴,最低标准也要获得34%的一票否决权。
如果没有获得内地经营权,就争取一两个董事席位,有一定的话语权就足够了。
如此,就看“有心者”什么时候爆料了。
到时候再北上确认一番。
现在就剩下资金的问题,毕竟不管与否,最后都会参与。
且参与也只能以鸿蒙科技的名义。
而现在香江电讯市值3,000亿。
大东持有54%的股权,价值1600来亿,换算成美金也要210亿!
这么大一笔资金,鸿蒙科技虽然有钱,但也拿不出来,毕竟之前融资的资金都是专属定向资金,无数股民看着呢,这也是它倾向于整个公司上市,而不是分拆的原因,也只有如此,涉及的项目才能够作用于整个公司。<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