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战争的紧张氛围笼罩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秦嘉身处其中,他瞪大了眼睛,紧握着手中的长剑,心中充满了决绝和勇气。他深知,前有秦军围剿,后有项梁追击。这是最后的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他犹如一只被逼到绝境的野兽,咆哮着展现出了血性的一面。前方的敌军袭来,他不惧危险,奋力抵抗。当近卫军被悉数歼灭时,他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勇敢地亲自上阵,挥舞着长剑,下马步战。秦嘉没有退缩,他每一次挥击都带着无穷的力量和决绝的意志,仿佛他面对的不仅是敌人的攻击,更是在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疑虑。
秦嘉多次差遣传令兵请求朱鸡石、馀樊君等将领前来助战,但这些东楚将领们立在山岗上依旧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显然是他们之间的默契。被孤立的秦嘉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作世态炎凉,当初自己一呼百应的时候,这帮墙头草像狗一样匍匐在自己的脚下;而现在墙倒众人推,最先倒戈的正是这帮最会舔狗的家伙。
刚刚加入项梁阵营的黥布则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为了获得同行们的认可,每当列阵,他总是列于军首,冲锋在前。他头戴铁盔,身披厚重的铁甲,胯下马匹嘶鸣不止,那张狰狞的面容和炯炯有神的双眼让敌人不寒而栗。
胡陵之战中,黥布和项羽一起领军冲进敌营,他们如同狂风一般,疾驰于前。他们气势如虹,令人望而生畏。秦嘉遇到了他此生中最大的噩梦,先是项羽纵马狂奔一下撞翻了正在步战的秦嘉,还没等他站起身来,随后的黥布快如闪电,拍马赶到,一矛刺穿了秦嘉的胸膛。
凶神恶煞般的黥布跳下马来,用剑活生生地割下了倒在血泊中秦嘉的头颅,血淋淋地将它挑在矛尖。他用如同猫头鹰一般尖利的声音对东楚将士呵斥道:“秦嘉首级在此,还不快快投降!”东楚士兵见状大惊失色,纷纷放下武器,这个骁勇的草莽英雄迅速博得了项梁和项羽的赏识。
景驹见大势已去,仓皇向西逃亡,后来客死梁地。至此,维持了四个月的东楚政权宣告覆亡。
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通过胡陵之战,项梁一跃成为楚国衣钵的唯一继承者。他顺势兼并了东楚的军队,兵力一时多达十万之众,成为了诸多起义军中的佼佼者。
西楚的首席谋士范增向项梁建议,趁着胜利之机立刻召开第二次反秦同盟大会,号召全天下的英豪齐聚薛城共商国是。
刘邦也接到了消息。就在东西楚火并之际,他正忙着第二次攻打丰邑,恰好避开了秦嘉与项梁的龙争虎斗。等刘邦回过神来,发现楚国已经变了天,景驹这个靠山居然说没就没了。在攻打丰邑失利之后,刘邦痛定思痛:个人与其再努力,不如找一个好的靠山。既然项梁比秦嘉更厉害,那我就去抱这个更粗的大腿吧。
然而,刘邦与项梁素未平生,如何才能跟这个当前最有权势的人搭上线呢?这时,刘邦想到了一个中间人,东阳宁君。起初刘邦投靠景驹的时候,曾与东阳宁君在彭城西并肩作战抵抗秦军。那个时候刘邦就感觉到,此人低调而有实力,刘邦便有意识地与他结交。
现在东阳宁君已经归附了项梁,并且据说即将出任上柱国一职。于是刘邦差人带着厚礼,托宁君替自己打点关系。
东阳宁君这哥们挺仗义,他果然在项梁面前力荐刘邦:“我和刘邦以前是同事,虽然他一开始跟景驹混得紧,但在决战的关键时刻,他明辨大是大非,主动站在了我们这边,没有加入秦嘉一方助纣为虐,算得上是英雄壮士!”
宁君的话说的非常巧妙,他将刘邦不在场说成了主动站队。其实刘邦哪里像英雄一样主动革命,他分明就是个宅男,只顾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连东西楚打得火热都不知道。
东阳宁君继续说道:“现在楚国大局已定,未来我们最主要的敌人就是秦国。刘邦这个人能力超群,他在砀县、下邑接连打败秦军,是个难得的人才。如果您将他收入囊中,他的经验将会在我们日后的抗秦作战中大有用处。”
宁君的引荐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需要聚拢天下人心的项梁,更是在刘邦面前展现出了超出预期的慷慨。项梁不仅接见了刘邦,还答应他的请求,当场拍板借给刘邦五大夫将领十员,兵马五千,帮助他去收复丰邑。
刘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想到新老大这么慷慨,第一次见面居然如此给面子。历尽波折的刘邦总算借来了救兵,他重振旗鼓第三次向丰邑进发。
看到刘邦那么快又杀回来了,雍齿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个家伙哪里来的底气?
当他得知刘邦引来的是刚刚在争夺楚国正朔之中大获全胜的项梁,雍齿感到这次是凶多吉少了。如果与之作战,那就把自己摆到了楚国的对立面。这样的话,局面就难以收拾了。
于是,雍齿连夜向自己的靠山魏国请求救兵。然而魏相周巿的答复令他心寒:“魏国现在面临秦军的压力,自顾不暇,且魏与楚素来交好,希望你以大局为重,不要破坏两国的友谊。”
雍齿虽然硬,但并不傻。他不敢与楚军直接交战,因为他不想被认定为楚国的敌人。雍齿害怕的不是刘邦,而是给予刘邦支持的项梁,那个狐狸背后家伙的才是真老虎。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于是雍齿果断放弃丰邑,化装出城,连夜逃往魏地。
“我回来了!”
经历了三战丰邑之后,刘邦终于得偿所愿。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