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8章 李家进京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李青揶揄:“你还挺会现学现卖。”

    “这叫学以致用!”小家伙据理力争,随即颓然道,“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已去仰望那高不可攀的‘高山’,只能让自已忙起来。”

    李青好笑点头,起身去外面知会了护卫,让其通知胡宗宪、俞大猷。

    二人很快闻讯而来,只象征性的挽留了下,就迫不及待地要送他离开,整的小家伙郁闷不已。

    朱翊钧唬着脸道:“你们可知道辽东之事?”

    两人对视一眼,缓缓点头。

    胡宗宪叹道:“臣等多少是知道一些的,奈何……财力有限,未能尽善尽美,还请殿下恕罪。”

    “请殿下恕罪!”俞大猷紧跟着请罪。

    朱翊钧神色缓和许多,这才说道:“孤说这个非是要治罪,也不是问责两位爱卿,只是提醒一下你们莫太过乐观、太过自满。”

    “是,臣等明白。”

    朱翊钧叹了口气,道:“孤与永青侯这就去为你们筹措军需,不用送了,过些时日孤还会再来。”

    “谢太子殿下!”二人再行礼,目送太子与永青侯离开……

    直至两人消失在视线,二人才缓缓直起身。

    胡宗宪由衷道:“大明之气运,当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两百年了,还能有如此储君……一代更比一代强,简直匪夷所思,违背常理。”

    俞大猷却是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嘿嘿笑道:“这不是很正常吗?”

    “正常?”

    “当然啊,太子为何匪夷所思,大明为何违背常理,答案不明摆着的嘛?”

    胡宗宪怔了下,继而失笑点头:“是啊……”

    “志辅啊,我干不了几年了,你也老了,我走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你走了,我也就走了。”俞大猷粗犷的面容罕见的浮现惆怅之色,“我就是个粗人,做不得总督,也非帅才,充其量也就是个将才,当个先锋打仗还行,这种运筹帷幄之事,我做不来。”

    胡宗宪默了下,轻轻感慨道:“未来,就看元敬了。”

    俞大猷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艳羡道:“还是小戚命好,还能赶上未来的波涛汹涌,不像我们,武将不打仗,尽做文官事。”

    胡宗宪哈哈一笑:“这样有什么不好?”

    “好?”

    “打仗是要死人的,要死许多人。”胡宗宪轻轻说。

    俞大猷讪然,悻悻道:“你看,大过年的又整这些……”

    “哈哈……好好,大过年的咱们也放松放松,喝两杯如何?”

    “这敢情好……哎?你不忙公务了?”

    “没什么可忙的了。”胡宗宪一脸轻松,“太子一来,许多问题就不复存在了,如今年货也有了着落,还愁什么?哈哈!喝酒!”

    ……

    西州知府衙门。

    杨彩前脚刚到,还未来得及缓上一口气,李青与朱翊钧便到了。

    刚一到,朱翊钧就迫不及待地投身公务之中,对此地人口,耕地,粮仓,赋税……来了个全方面了解。

    书案上全是账册,都瞧不见小家伙的人。

    太子不主动问,杨彩自然不好主动给答案,那样反而给人一种心虚之感……

    李青则是老神在在,悠闲地喝着热茶,享受短暂的惬意。

    朱翊钧查了将近一个时辰的账,心中对这个大明新州府的《西州》有了大致认知……

    见太子查完了账,杨彩忙上前两步,躬下身,恭请太子示下。

    朱翊钧故作老成的沉吟道:“这一年的赋税,确能满足军需所需花费,不过,年初就收税,百姓可否能够承受?”

    顿了顿,“莫立功心切,如实说。”

    “是!”杨彩斟酌了下措辞,道,“只要让百姓相信这次提前征收赋税,是太子殿下的意思,就完全没问题。”

    “完全没问题?”

    “完全没问题!”杨彩解释道,“西州人口虽比不上关内的州府,可人口构成却远胜关内,十余年前的一大波婴儿潮,如今已然参与了劳动,整体抗风险能力非常强。”

    “不瞒太子殿下,西州人口虽不多,且是苦寒之地,但这里的百姓并不穷,甚至,比关内某些地域的百姓还要富足一些。”

    杨彩自得道,“气候恶劣是真,土地贫瘠也是真,然西州并没有明确的地域划分,比关内传统的州府要大太多了,可人口却远远少于关内的州府,再加上人口构成极具朝气,九成九都吃苦耐劳,十余年的辛勤开垦下来,时下这西州百姓,不至于大鱼大肉,却也都是家家有余粮。”

    朱翊钧眼神中流露出惊喜,赞赏道:“永青侯看人还是准的!”

    李青:“……”

    杨彩讪笑道:“殿下过誉了,这并非全然是微臣的功劳,更多还是当年的大灾……让百姓有了极其强烈的居安思危之心,故才如此勤劳。”

    朱翊钧缓缓点头,发生在嘉靖三十四年末的大地震,他虽没见过,却也听说过,因为那一场大地震,又给大明不富裕的财政来了个雪上加霜。

    ——父皇没少唠叨!

    “百姓勤劳质朴,也少不了你这个父母官的引导。”朱翊钧清了清嗓子,道,“这里距关内不远,如今也是大明的疆土,杨卿不必有异乡异客之心。”

    “太子殿下说的是,臣一直都将这里视作家乡!”杨彩赶忙附和,心中却泛起了嘀咕……

    却听太子殿下又说:“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