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在人文与自然间行走之一百零三  春和景明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103.牡丹园记
    ——“高产”作家,“稿酬”千万
    芦笛:大哥请帮我拍张照。
    朱sir.:我技术不行,您另请高明。
    芦笛:我自己先选好镜头,你帮点一下就行了。
    朱sir.:那就试试吧,不行再请人。
    芦笛:诶,你不是圣勤兄吗?我曾见过你。
    朱sir.:你是?
    芦笛:我是兰鑫妈妈呀。
    朱sir.:啊,厉害!你见我一面就记住了,我见人十次才认识呢。
    芦笛:你视力不好,看人不清,可以理解。
    朱sir.:咋没和俍致兄一起来呀?
    芦笛:他带着两个闺女,去联兴看桃花啦。听说联兴村,举办桃花节。
    朱sir.:他捷足先登啦。我打算明天去。
    芦笛:我常听丫头们谈起你。
    朱sir.:我有什么好谈的呀?
    芦笛:丫头们喜欢看你写的书。还说你是高产作家呢。
    朱sir.:那是抬举我了,也就一般般吧。
    芦笛:稿酬一定不菲吧?
    朱sir.:何足挂齿,区区千万。
    芦笛:“人心不足蛇吞象”,千万还是小数吗?
    朱sir.:你还没问,千万之后、啥币种呢。
    芦笛:不是人民币吗?
    朱sir.:当然不是。
    芦笛:那一定是美元或欧元咯。
    朱sir.:越说越离谱了。
    芦笛:那是什么币种呢?
    朱sir.:有的国家货币,数字大的惊人。但折换成人民币,就会少的可怜了。
    芦笛:虚高不下。
    朱sir.:我也是。
    芦笛:如何类比呀?
    朱sir.:回答此问题之前,先回答一个问题。
    芦笛:你说吧。
    朱sir.:一百个金币,多少人民币?
    芦笛:一分钱。
    朱sir.:那一千万呢?
    芦笛:让我想想看,哦,值一千元。
    朱sir.:如果说我是、“高产”的作家,那我的稿酬,无人能匹敌。
    芦笛:怎样?
    朱sir.:世界最低。写一个帖子,制作成视频,百多个金币,一分多点钱,还有更低吗?
    芦笛:是这么回事呀?
    朱sir.:所以说嘛,看待任何一问题,断章取义不可取,要全方位去考虑。
    芦笛:那太贬值了,不觉委屈吗?
    朱sir.:乐在其中呢。
    芦笛:辛苦写帖子,如此低“稿酬”,何乐之有呀?
    朱sir.:因为我每月,有固定工资。不是为了钱,才去写帖子。文化义务宣传员,谁还在乎那点钱。
    芦笛:这话我信。我家俍致也是,还经常地捐款。
    朱sir.:俍致兄是我好朋友,重情重义乐于奉献。
    芦笛:我忽然想起一句话。
    朱sir.:什么话?
    芦笛:ai智能回答。
    朱sir.:说了什么?
    芦笛:你听好了,这样说的:
    朱圣勤的名言代表是:“共享比独自占有更有意义。”这句话强调了将成果无私地奉献给世界的价值。
    朱sir.:这话可不是我说的。它是万维网创始人的名言。
    芦笛:ai咋也乱说呀?
    朱sir.:网络深似海,不可盲目信,慎之又慎啊,否则会上当。
    芦笛:话虽非你所说,但做的差不多。“稿酬”那么低,同奉献无异。
    朱sir.:就算是吧。我向互联网输入了几百万字,已被海内外数百家网站转载,但是所得“稿酬”低到世界第一。
    芦笛:管他是低是高,能“拿第一”挺好。你和我家俍致,堪称同道中人。
    朱si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道中人”,很称我心。
    芦笛:感觉甚好。
    朱sir.:哦,时候不早了,该回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