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7溃逃
勇猛异常,外号“骆千斤”的神机营副总兵骆尚志,健步如飞,一手举盾牌,一手持戟,也随后攀梯攻上了含毯门的城楼。
反应过来的日军开始反击,守城的日军掷下巨石击中其腹部,骆尚志依然奋战不止,身后的浙江兵数人紧随其后攀上城头。他们拨掉日军的旗帜,在城头插上了明军大旗。溃逃
门破!大队明军攻入了平壤城!其势已不可阻挡!
随后,小西门破!大西门破!七星门破!牡丹峰被攻陷!
平壤已经不再是日军握在手中的平壤!
小西行长被迫向城内收缩防线,他们占据了城中的各制高点,对明军予以阻击,做着困兽之斗。
但却是徒然的困兽之斗!
戌时,李如松命令人收集起大量树枝和松木。
他已经没有耐心再与日军纠缠了,他要用火攻!
日军真正的噩梦开始了!
战后沈叶嘉从戚家军兵卒的描述中得知了这样一副场景:熊熊大火之中,几个肌肤肢体被烟火熏黑、衣服被烧的焦糊、支离破碎的日军摇摇晃晃从火光中走出来,鬼魅一般……
沈叶嘉想起很久以前自己曾做过的那些梦!
戚家军在平壤之战中主攻的是北城的牡丹峰。从低地仰攻高处的山峰,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戚家军完成了!布战阵、近身搏击,以近乎一半的伤亡为代价!
游击将军吴惟忠在攻打牡丹峰时被日军鸟铳所伤,胸口中弹,但他仍然大呼督战,率部攻到了峰顶。
戚家军完成的是平壤之战中最艰苦卓绝的任务,他们无一人临阵脱逃,他们踏着同伴亲人的尸体向着峰顶一次又一次发起猛攻!
在日军的眼里,这些来自义乌的明军无异于从地狱走来的索命使徒,没有畏惧、也不怕死亡!
小西行长终于没有了顽抗下去的信心,于翌日凌晨收集残部从东城门逃出平壤城,败走大同江。
小西行长的手中还握有一件法宝,扎马钉!他没能做到用这件法宝来开疆拓土,但他想他还是可以用这件宝贝来保命的。
只是,他又失算了!
因为追击他的辽东副总兵查大受有李如松交给他的对付扎马钉的克星,准确地说是对付铁器的克星,磁石!
这是沈叶嘉派蔎儿赶回辽东向李如松提出的建议。
沈叶嘉的外公苏老教授留下的那一堆书中有一本《吕氏春秋》,其中有“磁石召铁”的记载。
沈叶嘉对这个记载很感兴趣,他还曾经花银子买过几块磁石,将家里的铁钉吸附在上面。
当李存西将小西行长的铁器作坊在制造扎马钉的事情告诉他的时候,他的脑海里立时就出现了这一条记载。只是,李存西有更厉害的办法,王水!
小西行长率残部五千余人从东城门出逃的时候,并没有追兵跟随,小西行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一场仗,打的艰辛!
他是将铁匠铺中所有的扎马钉都带在身边出逃的。他叫士兵们将钉子用兽皮包裹好,再装进布包袱背在身上。
出城已经有两里地了,追兵还没有跟随过来。小西行长想,也许这些扎马钉今天是用不上了。
可正当他刚要放松戒备的时候,一片呐喊之声从后方两翼传过来,唬的人一跳!紧接着,查大受的骑兵似是从天而降,风驰电掣而来。
该来的还是要来,小西行长感到无奈!
不过,无奈过后,命还是要逃。
“撒钉!”小西行长的亲随内藤如安见状喊了一声。
几百个布包袱被从肩上解下来,然后,兽皮被扯开,拳头大小的滚钉“骨噜噜”在地面上滚散开来,在明军骑兵和日军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
“撤!”小西行长一声令下,五千日军继续奔逃。
明军这里,查大受早有准备。只见最前方的骑兵迅速展开一条粗壮的铁链,铁链上黏着许多锅口大的黑色石砣。
这队骑兵催马缓步迎向倭军的滚钉阵。接下来,奇迹发生了,撒在地面上的滚钉纷纷飞向那些挂在铁链上的石砣子,就像被召唤了一般,然后就黏在了那些石砣上!如此这般,石砣越走越大。
然后,这一队骑兵拖着铁链撤到了一旁,另一队骑兵重新拖着一条挂着黑石砣的铁链复又迎向滚钉阵。
如此三四番之后,地面上的滚钉已几乎不见了踪影。而小西行长却并没有逃开多远,他知道,噩运再一次降临了!
日军身后的马蹄声震颤着冬月的大同江畔,这马蹄声震聋发聩、响彻云霄!那是黑暗地狱中招魂的诡曲,风一般无孔不入,钻进耳鼓、沁入心肝,令侵略者胆颤心惊、不寒而栗!
查大受,辽东总兵李成梁家丁出身,随李成梁北征西战,骁勇桀骜、孔武强悍。
此次李如松没有分派给他攻城的任务,他的心中已是十分不忿。如今败逃的日军就在眼前,查大受如何肯轻易放过!马背上的关宁兵挥舞起长刀,马蹄过处,尸横遍野、血流漂杵!
偏又是天要绝人,逃在最前方的小西行长看见了涛涛不尽的江水,他的眼前已是浪涛裹挟着冰凌的大同江!
欲哭无泪!欲遁无门!
溃逃的日军有的跳进大同江水,有的被追击而来的明军斩杀,怎一个惨字了得!
就在性命攸关之际,加藤清正带人前来接应。查大受见追剿逃兵的任务已基本完成,这才收兵返回平壤。
前来接应小西行长的加藤清正也差不多和小西行长一般狼狈!
他是在经历了明军炮阵的多轮轰炸堵截后才得以抽身前来的。
总之,李如松是有狂放资本的,平壤之战,日军大败!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