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沈叶嘉想起皇帝不上朝的传言,看来此言非虚,他的心稍稍安了一些。既如此,沈叶嘉决定不去大殿的中央,他就停在了殿门里面十几步远的地方,任带路的太监自己向前走去。
宣政殿内依然很安静,因为所有的人都在凝神打量着沈叶嘉,他们上上下下地看,看他弓着的背、他不对称的双眼、还有他那奇特的半边黑半边白的头发。今晨梳洗时,沈叶嘉特意没有将头发绾成发髻,他就那样披散着头发,只用一条黑色的缎带从额头向后系住,在后脑处打了一个结。
一身青色布衣,样貌奇特怪异的沈叶嘉就这样出现在了万历朝百官们的面前。
宋应昌是最想要见到沈叶嘉的人。
他得万历帝亲自指派,是此次出兵朝鲜的总指挥。对将领的征调和部队的混成,宋应昌是满意的,只是形势变化的速度超出了他的预期。
朝鲜溃败的太快,祖承训又误了事。石星的提议是不得已之举,可是能够前去平壤城谈判的人却找不出来,原因很简单,没有人敢去。这个时候去与气焰正盛的倭军谈判,谈什么、如何谈?谈不好只会枉送了性命!
满朝文武心中都将这事情作为了政治斡旋,唯独没有人想过可以将它看作简单的生意般去谈!
宋应昌从下属那里听说沈叶嘉是一个样貌丑陋形象怪异的人,他并没有见过沈叶嘉本人,但他也很好奇上司石星力荐这个人的原因。石星在这样要紧的关头定不会任人唯亲,也不可能随便找个人应付了事,毕竟这主意是他出的。宋应昌只是过不了自己心中那一关,他始终认为出使他国的人,即便不是英姿伟岸,也定要相貌周正才好。
沈叶嘉走进了大殿,宋应昌不自觉地向前移动了几步。他要更仔细清楚地看一看沈叶嘉,他还是失望了。
“草民沈槚给诸位大人们请安!”沈叶嘉沉静的声音传进大殿,不卑不亢。
随着话音沈叶嘉躬身行了一个礼,然后他很快站直了身躯,目光望向空着的龙座,面色如水。
大殿里出现了一阵滑稽的场面,几个言官竟笃笃笃几步跑到沈叶嘉的沈侧,转着圈打量起沈叶嘉来。
随后更多的官员们也跑到沈叶嘉的旁边,对着他指指点点品头论足起来。见到这一番景象的石星有些尴尬,他拉起宋英昌的手也快步走到了沈槚的面前。
“沈义士,我与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兵部侍郎宋应昌大人。他是此次出征朝鲜的总指挥官。”
“沈槚见过宋大人。”沈叶嘉向着宋应昌又行了一个礼。“在义乌随吴惟忠将军练兵时,将军常提起大人。”沈叶嘉有意先提起了吴惟忠。
“哦?你从吴惟忠那里来?”
“草民在吴将军那里已近一个月,草民陪将军练兵,照顾将军的起居衣食。”
“这么说你是吴惟忠将军荐来的人?”
“可以这么说,但其实也不是。”
“此话何意?”
“草民是自愿来的。”
“吴惟忠他同意你来?”
“吴将军同意的,将军说若大人们认为草民但不得此任,要草民依旧回到他那里,随他出征朝鲜。”
这一番话引起了宋应昌的好奇,也让方才还对沈叶嘉白眼相加的朝臣们心中生出了疑问。
“吴惟忠将军要你随戚家军去朝鲜作战?”
“那倒不是,是草民可以帮他。”
“你如何相帮?”
“草民已经禀明尚书大人了,草民熟知日本语,也很了解日本人的习性。”
“日本又是哪里?”
“回大人,就是东瀛,日本人就是倭人。那是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称呼。草民还知道倭军的统帅是小西行长,草民在他的军中有相熟的故人,草民可以同小西行长说上话。”
“你倒是对倭军熟悉。”
“草民还会说朝鲜语。”
“你认为这次出使的任务是什么?”
“回大人,拖他们一个月不继续进兵。”
“你认为你可以做到?”
“草民愿意尽力一试。”
“办不到又当如何?你愿意承担后果?”
“草民是去为国尽力,朝廷自然也不会将宝压在草民一人身上。凡事都有变数,大人们的心中自是已经做好了思量。”
“你倒是坦然。”
“草民此去定当尽力,草民来自民间,我皇是仁义的帝王。即便结果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朝廷将来也自不会杀了草民。况且”
“况且什么?”
“朝廷眼下应该也是找不到更合适的人出使。”
沈叶嘉说话的声音低了些,没有使这话透出狂妄,反而听上去有些义无反顾。
宋应昌没有再接话,石星有些得意地看着他。沈叶嘉仍然那样站在百官们中间,并无半分畏惧怯阵的样子,脸上还带着恭敬。
“大人。不知草民可否借那御案上的镇尺一用?”
“你借那镇尺何用?”石星看了沈叶嘉一眼,然后转过头望向了叶公公。叶公公走到御案前拿起案上的红木镇尺,向着沈叶嘉走过来。
沈叶嘉接过镇尺,对叶公公行了一礼,然后走出了大殿。
众官员不知道沈叶嘉要做什么,纷纷跟着走出大殿门。
待众人站定,沈叶嘉竟将那柄镇尺当作兵器,呼呼带着风声地舞了起来。他虽身有残疾,却将一柄镇尺舞出了气势,那气势虽不能同身负武艺的将校相比,但在一众文官的眼里,也已是英武猛勇,身手不凡。
忽然间,沈叶嘉停住了手,一翻手腕,将镇尺对准了自己的咽喉。“草民相信自己遇事能够自保,关键时也可以自裁,决不会让国家丢了脸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