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9章、事不过三  靖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大明当朝天子第一次北征,汗庭之主丧命大明边墙之内。
    
    第二次北征,俺答弃丰州滩反攻汗庭,鄂尔多斯部败降,大明北境往北推了数百里。
    
    现在,大明天子第三次御驾北征了,而这是又积蓄了十余年实力的大明。
    
    事不过三,难道这次还不分出最后结果吗?
    
    战、抚两条线,都开始正式开展。
    
    朱厚熜也不得不捡起一些后面被证明是有用的做法,他现在也想通了。
    
    要尊重气候、地理。更靠北的地方,就是不适合耕种,就是没必要把实际治理力量也北投。
    
    只要趁现在兵围更强的优势,建立一套新格局,然后使用经济和文化的力量,那就正式进入不可逆的方向。
    
    过去的草原之所以无法靠他们的产出获得足够的生活物资,是因为不是刚需。
    
    马?皮毛?牛羊?汉人王朝地域这么大,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即便是战马,如果不是战争需求,当真需要那么多吗?
    
    因为产出没有多少议价权,再加上经商技巧方面的积累太少,这才导致与南方贸易时总受骗——这没办法,这是市场规律啊。
    
    但现在不一样了,朱厚熜已经将大明拐到了新的道路上。
    
    至少有一样东西,大明未来的需求是很大的,而漠北的储备是很足的。
    
    矿产贸易为主,其他贸易为辅,只要把机制建立好、利益分配好,南北有什么好争的?
    
    凭军事先打出个大明皇子为草原汗王,再辅以各族为公侯,双方至少有了互信基础。
    
    朱厚熜知道如今归附的一些中小部族里,还是有些人怀念过去在草原上号令一族的自由自在。
    
    那没关系,可以回去。
    
    前提是参与到这一次大明的北征方略里,出力,建功。
    
    总之若再设汗国,建了交,未来的人员往来通道也会建立。向往定居生活方式的就过来,不想在大明制度下战战兢兢的就过去。
    
    如今的朱厚熜年近四十,一举一动是沉淀了二十多年帝王经验的淡定从容,仁善随和。
    
    但本就敬慕强者的这些归附诸族,没有一个人敢于怀疑他的威严和能力。
    
    本以为是御驾北征后奉命过来被敲打一番,让他们不要在北征时闹什么事,但没想到是过来参与制作战后要分配的利益蛋糕。
    
    毫无疑问,此战之后,汗庭之下那些不愿归降的部族头目必定被除尽,剩下的只有大量茫然无措的各部牧民和那些无主的牧场。
    
    要想分多一点,就各显神通,增加大明一局定乾坤的胜算。
    
    而马芳在这里逗留了半个多月之后,终于心跳加速地吩咐了亲兵:“不论情况是怎样的,你赶紧回去,让老邢只带七八个人,沿着大兴安岭悄悄往北摸,把那边的动静盯住了!”
    
    无论俺答的谋算将最终战局导向何方,马芳确定了他骑兵天赋的不可或缺。
    
    起初只是出于仇恨,在丰州滩偷学苦练,耳闻目睹熟悉着鞑子的迁徙习性和战法。
    
    后来他找到了机会,到了上一次北征时的大营。
    
    被绑着见到武定侯的时候,武定侯打量了他几眼,然后问了一句:“你就是那个马芳?”
    
    然后他就听到了,陛下居然直接就要见他,并且信了他。
    
    无名小卒成为公侯勋臣的命运就从那一刻开始!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