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 海外贸易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苏杭商会,几个富商坐到了一起。

    坐在他们对面的是吴之越,吴之越这是来向他们求购棉花和丝麻等原料。

    “三十文,吴掌柜这是在说笑话吗?我们收购这些棉花都花了四十五文,你现在三十文就想从我们手里收购,莫不成吴国公要在这光天化日之下抢劫?”

    带头的许宝信冷哼道,如果吴长庆真要动用武力来抢,他也没办法。

    不过许宝信相信,现在吴长庆是朝廷命官,绝不敢这样乱来。

    “许掌柜这是说笑了,我家侄儿向来都是鼓励经商,重视商业,怎么可能强取豪夺。我侄儿入主苏州这数月,可做过强取豪夺之事?”

    吴之越笑道。

    其他商人无言以对,因为他们还真挑不出吴长庆的毛病。虽然吴长庆以前抄过几个商户的家,但那是因为那几户商家自己作死,试图勾结满清军队作乱。

    这种事任何一个当权者都无法容忍,被抄家也是活该。

    而除了这几户,吴长庆可就没有什么打压商户的行为了,即便是制定了商税,但也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吴之越继续说道:“我之所以开价三十文,是因为它们就只值三十文。”

    “吴掌柜此言差矣,如今市面上的棉花丝麻已经所剩无几,物以稀为贵,这价格自然不可能还是三十文。”

    许宝信反驳道。

    “哦,诸位难道没有听说,松江那边来了六艘荷兰人的千吨大船?其中有三艘大船装的都是棉花。而且,他们还会源源不断的运棉花过来。”

    吴之越笑了笑,要不是吴长庆告诉他荷兰人的船队已经到达松江,他也没有这么足的底气,因为工厂里的原料确实快要用完了。

    什么?三艘千吨大船装满了棉花?

    许宝信等人闻言立即就傻眼了,他们千算万算,偏偏就是没有算到这一点。

    他们想过吴之越可能会去北方或者南面收购原料,但是那样运费要大大的增加,时间上也来不及。

    却没想到,吴长庆还留有这么一手,早就让海外商人从海外运原料过来。

    “诸位,还是趁早把手里的货处理了换点现金做别的生意吧,屯的越久亏的越多。如今总督大人支持鼓励与海外经商,发财的路子多的是,没必要在布匹生意上吊死。

    如果非要做布匹生意,那么最好还是帮我采购原料,然后从我这里低价批发拿货去其他地方销售,赚点差价。”

    吴之越好言相劝了一句,吴长庆说过,他的目的不是要逼死这些布匹商人,只是想要提高效率而已。所以,他们吃了肉,也会留一口汤给其他商人。

    允许他们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从吴氏布匹中进货,然后拉到其他地方去卖。这样赚的不多,但多多少少有的赚。

    非要来制造这方面竞争,那就是找死了。

    许宝信等人闻言皆是心如死灰,真要低价处理手上囤积的货物,那得亏多少钱呀,想想都肉疼。

    可是,不低价处理又能怎么办呢?

    吴氏布匹有了稳定且低廉的原料渠道,布匹的价格根本不会降。他们的布匹继续囤积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

    众人的心理防线已经被攻破,不过他们也没有立即答应吴之越出售手中的棉花。

    毕竟,荷兰船队到来的消息只是吴之越说的,到底是真是假,他们都还没证实。

    次日,他们便亲自启程前往松江。

    巧的是,吴长庆也在这天亲自前往了松江。

    抵达松江后,吴长庆发现这里已经变的繁华了许多,众多商贩人来人往。

    松江贸易区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货物的集散地,以及制造地。

    大量的商贩集中到这里是因为这里的货物品种齐全,容易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货物。同时,卖家也喜欢把货物集中到这里出售,因为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买家,不用担心自己的货物卖不出去。

    在商贸区没有形成之前,各地的商人做生意其实有着很多的不便。

    比如运一批粮食到另外一个地方,要担心能不能及时卖的掉,卖完之后又要担心那个地方能不能买到自己需要的货物。

    商贸区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因为大量商人聚集到商贸区的原因,这里商品的价格也更加透明。

    除了货物中转,松江目前也创建了四座大型的工厂,一座制造肥皂香皂一座制造镜子,另两座则是纺纱和织布。

    如今吴氏布匹靠着低价已经彻底垄断了江南一带的布匹生意,其他布匹商的布匹卖不掉,又买不起纱线,纷纷破产。

    一些外地的布匹商已经放弃了自己制造,改行成了分销商,直接从吴氏工厂里低价拿货,然后再运到其他地方去卖。

    一边卖布匹,他们还一边收购棉花丝麻等原料,然后卖给吴氏工厂,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在这条产业链中,其他人都是在喝汤,只有吴氏工厂在吃肉。

    倒是也有人想要去仿制多轮纺织机和飞梭织布机,可惜这玩意看着简单,想要去仿制却也不容易。

    加上吴之越对防范机密外泄很重视,外人想要弄到一台纺织机来研究都难。

    “尊敬的将军阁下,我们已经带来了您想要的货物。”

    赫德面带着笑容说道,这段时间他甚至还自学了一些汉语。

    这次赫德一共六艘千吨大船,三艘运的棉花,两艘运的是优质铁矿石,还有一船运送的是香料和黄金白银。

    因为棉花和铁矿石都是比较廉价的原料,不带点黄金和白银,他们都买不到可以装满六艘海船的货物。

    对此吴长庆也挺无奈的,谁让现在华夏的瓷器和丝绸值钱呢,对外贸易一直都是顺差,白银流入是不可避免的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