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4章 第 244 章  画风不同可以兼容吗[综武侠+原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比起运动会,赵楷对行秋本人更感兴趣。

    十七岁的少年,虽然遗传了父辈的艺术基因,但也是对小说中的江湖充满幻想和好奇的年纪。

    行秋有心和他打好关系,便挑了些往日行侠仗义的趣事说给他听,听得赵楷不住感叹。

    “沉水剑这么说来,国师还是个剑术高手”他两眼放光地问道,“比得上沉秋大侠吗”

    唔碰到自己的读者粉丝了。

    行秋一点不谦虚地微笑“王爷,我在塑造沉秋这个角色时,参考的原型就是不才区区在下,他会的,我都会。他不会的,我也会。”

    “是吗”赵楷迟疑地问。

    见他似乎不信,行秋也不多话,以指并剑,一道蓝盈盈的水剑向身旁的树上砍去,一根手腕那么粗的树枝掉在两人脚边。

    赵楷瞪大了眼,他捡起树枝,对着断面看了看,又盯着行秋掩在袖子里的手不错眼。

    “刚刚那是什么”要不是顾及礼仪,他甚至有种把对方的手捉在手里看个够的冲动,“你的指尖刚刚飞出去的那个。”

    赵楷比划着行秋刚才的姿势。

    行秋“是我自己悟出来的一种功法,王爷可以把它看做是内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样啊”赵楷似懂非懂地点头。

    “对了国师,你再好好跟我说说运动会的事。”赵楷将话题导回正轨,“你先前说的那些项目,好些我都没有听过,比如这个长短跑”

    “王爷叫我行秋就好。”行秋笑眯眯道,“或者枕玉也可以。”

    赵楷从善如流地笑着改口“行秋。”

    行秋便将比赛的所有项目和赵楷讲了一遍,包括各地选拔标准,报名对象,赛事流程,以及场地的布置等等。

    赵楷听完,心里有数了。

    这事有多重好处,不需要花费太多人力物力,只要百姓们看的高兴,便能承他一份情,毕竟这事他是最大的负责人之一。

    其次,办得好了,父亲也会高兴,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想到这里,赵楷十分大方地说道“这事你写个具体章程,从报名人数到需要花费的金额,写好了拿给我,我立刻让各地着手去办。”

    章程自然早就写好了,只是需要过两天才能拿出来。

    从赵楷的宅子里出来,行秋一个人走在街上。

    运动会的顺利在意料之中,他在烦恼,要怎么才能自然不留痕迹地提起阅兵典礼这事。

    最理想的状况是赵佶自己提出来,因为插手军队在任何朝代都是不明智的举动,很容易被当权者无端猜测,哪怕他再受皇帝宠信也不能轻易张这个口。

    所以他才会按照后世的场景,用大量笔墨在书中描写了诸多气势磅礴的场景,就是想引出赵佶的兴趣,谁想今天见面,赵佶并没有提出这事。

    或者,他可以走赵楷的路,先引赵楷上钩,再由他去给赵佶说,效果说不定还更好一点

    正走着,余光瞥到前方站了两人堵住去路。

    “杨志。”行秋挑了挑眉毛,视线移到旁边,嘴角笑容放大,“鲁达。”

    拦住他的正是鲁智深和杨志,二人手中各提一个包袱,背后挂着毡帽,衣摆下方和靴子上沾了星点泥土,一副远道而来风尘仆仆的打扮。

    鲁智深也不绕弯子“洒家和杨志兄弟不做头领了,不知能否在官人这里讨口饭吃”

    行秋笑容灿烂“来了就是兄弟,只要有我在一天,断不会少了二位兄弟一口肉吃。”

    这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他的副队长这不就有了吗

    至于杨志,可以让他管一百个人,受武松和鲁智深的领导,同这二人一起,教授府中私兵们武艺。撇开其他不谈,杨志在梁山一众功夫高强的军官中都能排到前几名。

    他根本不提小种经略相公那一茬,径自带着两人回家,武松对二人的到来欣喜异常,时迁也跟着表现出欢迎的姿态。

    等鲁智深和杨志洗涮一净,换上仆人的新衣,又报餐一顿后,行秋才说了对二人的安排。

    “区区不才,蒙受圣恩,被官家封了国师一职,手里正好有几个空出来的位子。”在鲁智深和杨志期待的目光中,行秋继续道,“只是,我这个国师到底是虚名,比不得一些手握实权的大官,所以能给你们的,也只是些不起眼的职位,若是想奔个远大前程的,我恐怕暂时没这个能力。”

    行秋觉得丑话得说在前头,自打他帮宋江做了官,肯定有心思活络的,想着依靠自己走宋江的路,吃朝廷这碗饭。

    但宋江是文人,又有多年吏员的工作经验,到底好上位些,这些没什么学识的武夫没法与之相比,他得把这事提前告诉他们,比如杨志,免得希望太大,失望也更大。

    鲁智深对这个不太在意“能有个正经差事,洒家就已经很知足了。”

    他身上还背着人命官司,至今依旧是官府通缉的逃犯,能有个安稳的容身之所就已经很不错了,哪还敢想其他的。

    杨志见他这么说,便也跟着道“官人能收留我等,便已是天大的恩情了。”

    他想的是先脱离二龙山,哪怕暂时得不到什么官职,在皇上宠信的臣子跟前做事,多少能寻到些机会。

    行秋见二人识趣,脸上笑容更真诚,便提出让鲁智深做武松的副手,杨志在二人之下,管一百个人。

    两人对这个安排都很满意,背靠天子红人,手下又能领一两百号兵,前景眼看着一片光明,出去了逢人说起也是面上有光的事。

    定下差事后,行秋又问二人“我这里还缺个百人小队长,你们可有相熟的功夫高强的好汉”

    鲁智深立刻喜道“洒家有个兄弟,名叫史进,是华阴县史家庄史太公之子,曾跟着王进教头学了一段时间的本领,一身功夫差不了洒家多少,官家若看得上他,洒家这就写信让他过来。”

    行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